宰姓起源,姓宰的來源,宰姓來歷,宰姓由來
拼音:Zai
郡望:西河郡
名人:宰予,宰應文
勝跡:缺
文獻:缺
歷史:宰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宰姓出自姬姓。上古周朝時,朝廷裡面設有一種叫作太宰的官職,主要掌管朝廷陞遷官員,傳達發佈天子命令的事務,是很重要的官職。周朝開國元勳周公旦的後代均為周朝卿士,其中有個叫周公孔的曾經擔任太宰。周公孔的後代有的就以他的官職名作為姓氏,稱為宰氏,世代相傳。周朝時候,太宰又稱為宰父,所以太宰的後代中有的就複姓宰父,後來漸漸地簡化為單姓宰。這是宰姓歷史上的又一個發展。
補充資料:
姓氏起源:
以官名作為姓氏,是周朝宰父的後代。宰父是周朝的一個官名,職責是管理王朝的內外事務。宰父官的後代,大多數用祖上的官職作為自己的姓氏,稱為宰父氏或宰氏。後來宰父氏也改成了宰氏。成為宰氏的一支主要源流。
源於姬姓,也是一個以官職名作為姓氏的姓。春秋時期有周公旦的後裔周公孔在周朝擔任太宰,被稱為宰周公。他的後代以祖上的官職作為姓氏,成為宰氏的一支。
聚集地:
遷徙分佈
宰氏的望族居住在西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離石縣一帶。
堂號
臨淄堂:孔子的門下產生了很多棟樑之才,其中有一個叫宰我的,做了臨淄宰。他是孔子門下的四科十聖之一,後來被封為臨淄公。
歷史名人:
宰應文:明朝時期江寧人。從小就失去了雙親,家境很貧窮。長大以後為了表達對父母的孝敬,他把父母的形象刻成木頭人,而且像對待活人一樣來侍奉,用這種方式表達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成為當時有名的孝子。
宰我:字子我。春秋時期魯國人,是孔子的學生。他口齒伶俐,和子貢一樣因為辯才而有名。有一次他問他的老師孔子說:「一個人死了父母以後要求守孝三年,這時間是不是過於長了。君子三年不習禮儀,禮儀一定會遭到破壞的;的、三年不奏樂,音樂也肯定會潰散。依我之見,守孝的時間一年也就夠了。」孔子反問:「父母去世一年以後就一切恢復正常,你能心安理得嗎?」宰我說:「能。」孔子說:「你要是能安心就那樣做。君子在為父母守孝的時候,即使吃美食也不會覺得甘美,聽音樂也不會覺得好聽,所以才不忍心那樣做呀。」宰我退了出去。孔子說:「宰我實在是太不仁義了。小孩子生下來三年後才開始能稍微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子女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共同遵行的道理呀。」看到宰我在白天睡覺,孔子又說:「朽木不可雕也。」後來宰我出任齊國的大夫,參與反對齊簡公的叛亂,他的全家因此被殺害,孔子認為這很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