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而立 四字成語 成語故事
鼎足而立 四字成語 成語故事
【注音】dǐngzúérlì
【成語故事】公元前203年,漢將韓信滅了齊國,被劉邦封為齊王,韓信的謀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勢后認為韓信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勸他不要跟隨劉邦自立為王,可以與楚漢三分天下,跟隨劉邦最多也只能封為諸侯。韓信不聽蒯通的意見,最後被呂后誘殺。
【出處】方今為足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叄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勢莫敢先動。 東漢·班固《漢書·蒯通傳》
【解釋】象鼎的三隻腳一樣,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三足鼎立、鼎足而三、相持不下
【相反詞】歸於一統、合而為一、定於一尊
【押韻詞】同心一意、才大心細、一身兩役、日干夕惕、饑飽勞役、改天換地、車塵馬跡、沉聲靜氣、游刃餘地、河同水密、......
【謎語】三國時代
【成語示列】三個主峰,高風峻骨,鼎足而立,撐起青天。 徐遲《黃山記》
【成語造句】
◎我社出版的一本教師用書這樣寫道:“春秋時期,戰爭頻繁,最終形成齊、宋、晉、秦、楚等幾個大國鼎足而立的局面。”這是大有問題的。
◎三個女人,和三個國家一樣鼎足而立。
◎海域,這個名字據說起源於上古時期,當時只流傳在極少數人的口中。目前,海域分為七海,各居一方,鼎足而立。這七海中,東南西北四海算得上比較正派,而黑海、紅海、死海則比較邪惡
◎上世紀七十年代佳視製造鼎足而立的局面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當時老闆林氏兄弟的發展方針和管理模式如何,懂內情的人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