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撓 四字成語 成語故事
百折不撓 四字成語 成語故事
【拼音】bǎizhébùnáo
【成語故事】東漢時期司徒長史橋玄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不惜犧牲自己的兒子同強盜作鬥爭,建議朝廷頒布律法杜絕綁架事件。因彈劾南陽太守蓋升而辭官回鄉,深得曹操的賞識,稱他“有百折而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奇之風。”
【典故】其性庄,疾華尚朴,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漢·蔡邕《太尉喬玄碑》
【釋義】折:挫折;撓:彎曲。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意志堅定
【相近詞】百折不回、不屈不撓、堅韌不拔
【相反詞】知難而退、一蹶不振、半途而廢
【其它使用】
◎他為我國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百折不撓,鞠躬盡瘁,建立了卓著的功勛。
◎鄧子均出身貧苦,卻富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愛與死的主題變奏?除了少數幾部器樂作品外,瓦格納的一生都是在百折不撓地從事歌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