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謀而合 四字成語 成語故事
不謀而合 四字成語 成語故事
【拼音】bùmóuérhé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關中地區大亂,軍閥混戰,韓遂與馬騰各自爭霸,曹操派鍾繇去監督他們,命他們各派一子到京城做人質。後來馬超韓遂等惶惶不安,決定共同對付曹操,推舉韓遂為都督。韓遂的部將閻行反對起兵“現在關中各將不謀而同,好像老天命定如此”。
【典故】二人之言,不謀而合。 晉·干寶《搜神記》卷二
【釋義】謀:商量;合:相符。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動作、想法一致
【近義詞】異口同聲、殊途同歸、不約而同
【相反詞】眾說紛紜、言人人殊、見仁見智
【其它使用】
◎這個定義將人--社會--自然三者看作統一的客觀現實,辯證法則是把握這一統一的"世界"的最一般哲學理論和方法,這是和實踐唯物主義的見解不謀而合的。
◎一九一九年官話和合譯本的出版,與當時中國知識界倡導的白話文運動不謀而合,更加促進了白話文的推廣。
◎正是自由電荷的存在,使電阻變小,這與現代科學實驗發現穴位有低電阻現象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