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姓起源,姓汲的來源,汲姓來歷,汲姓由來
汲姓起源,汲姓氏來源
拼音:Ji
郡望:清河郡
名人:汲黯,汲固,汲固
勝跡:缺
文獻:缺
歷史:汲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周朝時,有位王族叫康叔,受封於衛邑,建立了衛國。後來到了春秋時候,衛國有個君主叫衛宣公,衛宣公將太子分封在「汲」(今河南省衛輝市),其後代,就以封地的名為姓,稱為汲氏,世代相傳。在古代,汲姓的望族大多出自於濮陽。
補充資料:
姓氏起源:
關於汲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
出自姬姓,為黃帝之後,文王姬昌的後裔,以地名為姓。春秋時,周文王之後康叔被封於衛,其後代有衛昌公,太子居於汲(今河南省衛輝市),稱太子汲,其後代支庶子孫遂姓汲氏。《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載:"汲氏,衛宣公太子之後居汲。因以為氏。"
源於春秋,以封地為姓,為齊宣公的後代。春秋時期,齊宣公的子孫中有受封於汲(今河南省衛輝市)的,他的後世子孫便以封地名為姓,稱汲氏。汲姓望族居清河(今河北清河東)、濮陽(今河南濮陽)
聚集地:
遷徙分佈
三、堂號
"東海堂":漢朝汲暗,景帝時為太子洗馬。武帝時為東海太守。把東海治理得人民富裕,地方太平。召為主薄督蔚,朝廷誇他是社稷之臣。
歷史名人:
汲固:後魏孝文帝時兗州從事,勇救刺史李式始滿月的嬰兒,為人稱道,升為主薄。
汲黯:漢武帝時大臣,滑縣人。為官以清靜治民。景帝時為太子洗馬(官名、太子出行,則為前導)。武帝時,為謁者,往視河內為災,以便發倉粟賑民,出為東海太守,召為主爵都尉被稱為社稷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