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試 | 免費起名大全 | 每日一簽 |

孟子大粱說梁王

現在的位置:靈狐算命 - 免費算命 - 小故事
小故事

孟子大粱說梁王

孟子大粱說梁王

公元前320年,魏國國都大梁迎來了一位風塵僕僕的長者。他50多歲,帶着幾名弟子,滿懷着一腔熱情,要拜見聲稱“厚幣卑禮”招賢納士的魏國國君惠王。

這位長者就是被封建統治者奉為僅次於“至聖”孔子的“亞聖”孟子,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正統繼承者。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三歲喪父,家境貧困,全賴其母教養。孟母“三遷其居”、“斷機教子”,使孟子從小就立志學儒習禮。

在夕陽的餘暉里,孟子遠遠地看見有些凋敝的大梁城牆,依然氣勢恢弘,讓人看去幾分落寞,幾分不甘自棄的模樣,心裡便有些嘆息:這就是強盛一時的魏國嗎?

魏是戰國前期最強盛的國家之一,曾經威震諸侯。魏國的都城原在安邑,公元前361年梁惠王遷都大梁。魏惠王也就被稱為梁惠王。梁惠王在位50餘年,雄心勃勃,悍勇好戰,經常攻打鄰國。然而,由於他好大喜功,動輒付諸武力,結果戰略上漸漸陷入被動。於是,他重金招納賢士,希望能求得良策,富國強兵。

在外已經奔波多年的孟子,撣撣褲腿上的塵土,步履沉重地進了大梁城。

第二天一大早,聽說孟子要來拜見,梁惠王急忙宣孟子上殿,他一直很看重禮賢下士的名聲。

看着面前風塵僕僕的孟子,幾分謹慎幾分老態,同樣老態龍鐘的梁惠王有些奇怪,胸懷無用儒學的孟子這麼老了,還滿世界亂跑幹什麼?他除了講仁義,還有其他什麼良策嗎?

沉吟片刻,梁惠王說:“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想帶給我的國家什麼利益呢?”說完環顧左右的臣僚,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

見慣了這般情形的孟子回答說:“大王!何必說利呢?只要說仁義就行了。大王說“怎樣有利於我的國家?”大夫說“怎樣有利於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說“怎樣有利於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爭奪利益,那國家就危險了,世界也就不得安寧了。從來沒有講仁義的人會拋棄父母的,從來也沒有講義的人卻不顧君王的。”

梁惠王問:“那先生說應該怎麼辦呢?”

“大王應該推崇仁義啊。人心向善,世界自然就秩序井然了。”

“老人家說的太好了。看你風塵僕僕的樣子,一定是很累了。你先歇息下來,多住幾日,寡人以後慢慢請教!早些安歇了吧。”

於是,孟軻被安排去了館舍。

館舍里房屋整潔,設施齊備,窗外月光皎潔,有風吹過樹梢的聲音,雖然第一次與梁惠王沒說幾句話,但孟子的心情依然很愉悅。他靠在被褥上想:這個梁惠王,雖然不怎麼聰明,但是看起來也是虛懷若谷的樣子,通過他讓魏國由大治走向富強是有可能的。這樣一想,他的情緒情緒就更好了,就起身把對話內容做了記錄。這記錄就是日後的《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章》。

孟子第二次見梁惠王的時候,梁惠王正在王室的大園林中遊覽散心。梁惠王站在一個池塘的岸邊,仰望那樹梢上棲息飛翔的鴻雁,俯視草地上安詳吃草的小鹿,感覺別有一番情趣,心中感到格外舒暢和快樂。

他一邊觀賞園中美景,一面對孟子說:“賢人也以這些為樂嗎?”

孟子回答說:“當然。正因為是賢人才能夠以這些為樂,不賢的人就算有這些東西,也不能夠快樂的。當年周文王建靈台的時候,依靠民力造起了高台深池,但人民卻高高興興,把他的台叫做靈台,把他的池沼叫做靈沼,為他能享有麋鹿魚鱉而高興。古代的君王與民同樂,所以能真正快樂。相反,夏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屠殺百姓極其殘酷。老百姓恨不得與他同歸於盡,便迎接商湯,放逐了他。所以,君王即使有高台深池、珍禽異獸,不與民同樂,難道能獨自享受快樂嗎?”

梁惠王回答:“那當然是不能了。”

孟子說:“大王,要想與民同樂,還是要推崇仁義呀!”

梁惠王過了一會兒才說:“先生,我們還是欣賞眼前的美景吧。”

雖然與孟子談了兩次,但梁惠王仍有些懷疑孟子來魏國的目的。於是,就派大臣周霄試探一下。

周霄見到孟子,客氣了一番,便問:“先生,古代的君子做官嗎?”

孟子答道:“做官呀。《傳記》上說:“孔子如果三個月沒有君主任用,就會惶惶不安。他每次到國外去,必然帶上謁見國君的禮物,希望謀得官職。”魯國的賢人公明儀也說過:“古人三月沒有君主任用,就需要前往安慰一番,以表示同情。””

周霄問:“沒有君主任用就需要前往安慰,不也太急了嗎?”

孟子答道:“士沒有位子,就好像諸侯失去國家一樣。”

周霄又問:“孔子出國謁見國君的禮物,是什麼道理呢?”

孟子答道:“士子出仕,就好像農夫耕田一樣有了用武之地,農夫出國難道會拋棄其農具嗎?”

似乎聽懂意思的周霄把與孟子的答對彙報給了梁惠王。梁惠王決定再見一見孟子。

梁惠王說:“寡人很樂意聽您的指教。”

孟子問:“大王,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說:“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說:“君主廚房裡有肥嫩的肉,馬房裡有健壯的馬,可是老百姓面帶飢色,野外躺着餓死的人。這等於是在上位的人率領着野獸吃人啊!野獸自相殘殺,人尚且厭惡它;作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卻不免於率領野獸來吃人,那又怎麼能夠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說過:“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俑土偶的人,該會斷子絕孫吧!”這是因為木俑土偶像人的樣子卻用來殉葬。這樣尚且不可,那又怎麼能讓百姓們飢餓而死呢?”

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真是夠盡心的了。沒有哪個國君能像我這樣為百姓操心的了。但是鄰國的人口並不減少,而我們魏國的人口並不增多,這是什麼緣故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歡打仗,請讓我拿打仗作比喻。戰場上擂起戰鼓,刀刃相碰,就有士兵丟盔棄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來,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腳。你說,逃了五十步的士兵能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士兵嗎”

梁惠王說:“當然不可以,這同樣是逃跑呀!”

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一點,就不要指望魏國的百姓會比鄰國多了。現在,富貴人家的豬狗吃着人吃的糧食,卻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屍體,卻不知道開倉賑濟;人餓死了,卻說“這不是我的責任,是收成不好”,這跟把人刺死了,卻說“不是我殺的人,是兵器殺的”,又有什麼兩樣呢。大王請您不要怪罪於年成不好,只要推行仁政,這樣天下的百姓就會投奔到您這兒來了。”

孟子在大梁居住了一年多,梁惠王最後見一次。見他時感覺很鬱悶,年邁的他感覺自己越來越力不從心,但又苦無良策。

梁惠王說:“我們魏國強盛一時,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傳到我手中,東邊敗給了齊國,我的長子也犧牲了;西邊又丟失給秦國七百里地方;南邊被楚國欺侮,吃了敗仗。我為這些事感到非常羞恥,希望替所有的死難者報仇雪恨,我怎樣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說:“只要有方圓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歸服。大王如果對老百姓施行仁政,減免刑罰,少收賦稅,深耕細作,及時除草;讓身強力壯的人抽出時間修養孝順、尊敬、忠誠、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長,出門尊敬長輩上級。這樣就是讓他們製作木棒也可以打擊那些擁有堅實盔甲銳利刀槍的秦楚軍隊了。秦國、楚國的執政者剝奪了他們老百姓的生產時間,使他們不能夠深耕細作來贍養父母。父母受凍挨餓,兄弟妻子東離西散。他們使老百姓陷入深淵之中,大王去征伐他們,有誰來和您抵抗呢?施行仁政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大王請不要疑慮!”

梁惠王聽到孟子仍是讓自己施行仁政,便很不耐煩,便草草地結束了談話。

魏惠王死後,梁襄王即位。孟子又去進見梁襄王。梁襄王突然問道:“天下要怎樣才能安定呢?”

孟子回答說:“天下安定在於統一。”

“誰能統一天下呢?”

“不喜歡殺人的國君能統一天下。”

“國君不喜歡殺人,誰會歸附他呢?”

“天下沒有不歸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長的情況嗎?當七八月間一發生乾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烏雲密布,下起大雨,那麼禾苗就長得茂盛了。如果這樣的話,誰能阻止它呢?而現在天下國君,沒有一個不嗜好殺人。如果有不嗜好殺人的國君,那麼普天下的人民都會伸長脖子盼着他來。如果真能這樣,人民歸順他,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誰又能夠阻止得了呢?”

梁襄王沉默不語,孟子只好告辭。

孟子出來后,長嘆一聲說:“梁襄王看上去就不像個國君的樣子。”他決計離魏而去。

此時,齊宣王剛即位不久,很想有一番作為,因此執政后辦的第一件事便是將稷下學宮整修一新,公開禮聘天下學者賢士及當時著名的思想家,為他們安排最好的生活條件,讓他們能夠自由而愉快地在那裡思考、研究、討論,一時間天下學者雲集,不下千人。

孟子決定再次到齊國遊說。

於是,孟子師徒又浩浩蕩蕩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1 算命網站 (v.8s8s.net) 孟子大粱說梁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