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崩離析 四字成語 成語故事
【注音】fēnbēnglíxī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季康子為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想攻打附近的顓臾國。季康子的謀臣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學生,他們問孔子該如何處理。孔子說:“治理一國不能使百姓安居樂業,國內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恐怕要禍起蕭牆了。”
【典故】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論語·季氏》
【釋義】崩:倒塌;析:分開。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
【相近詞】土崩瓦解、四分五裂
【反義詞】堅如磐石、堅不可摧
【成語造句】
◎我感到,我的家族現在的分崩離析,比二十年前形式上的分裂更為深刻。
◎這一切皆肇源於後現代主義的"自我"的分崩離析。
◎在這之前,所謂"海外民運",早已日薄西山、分崩離析、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