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不驚 四字成語 成語故事

寵辱不驚 四字成語 成語故事

寵辱不驚 四字成語 成語故事

【拼音】chǒngrǔbùjīng

【成語故事】唐太宗時期,官吏盧承慶奉命調查漕運船隻失事的責任問題,先後三次給漕運官更改考評政績,該官吏表現出寵辱不驚。後來盧本人也大起大落,命運坎坷,他的心情始終平靜如水,並不因起落無常而改變自己的為人原則。

【出處】寵辱易不驚,戀本難為思。 晉·潘岳《在懷縣》詩

【解釋】寵:寵愛。受寵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個人得失而動心。

【用法】作謂語、賓語;形容人豁達的性格

【相近詞】置之度外

【反義詞】患得患失、寵辱若驚

【成語造句】

◎縣府大門前一對石獅,見慣清朝的黃龍旗,目睹過辛亥年間的五色旗,早已寵辱不驚,惟留一身歲月斑駁痕迹。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四字成語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