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姓的來源 寓意聰明的名字

諸葛姓的來源 寓意聰明的名字

諸葛姓的來源 寓意聰明的名字

諸葛姓的來源

一、來源有三。

1、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有熊氏之後,屬於音訛改姓為氏。

據史籍《世本·氏姓篇》記載:“有熊氏之後為詹葛氏,其後齊人語訛,以詹葛為諸葛。”

春秋時期,在齊國古老的有熊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人原稱詹葛氏,後來因讀音訛誤為諸葛氏,便乾脆改稱諸葛氏,世代相傳至今。

2、源於嬴姓,出自黃帝后裔葛伯的封國,屬於以封邑名為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記載,夏王朝時期,黃帝之支庶伯益的後代飛廉被封在葛地(今河南寧陵),建葛國,稱為葛伯。據典籍《孟子·滕文公》中的記載:“湯居毫,與葛伯為鄰。

3、源於改姓,出自秦末陳勝吳廣大將葛嬰,屬於帝王封賜改姓為氏。

秦朝末期,陳勝吳廣起義時,屬下有大將葛嬰,他屢立戰功,後來卻被陳勝聽信讒言所殺害。到了西漢朝時期,漢文帝劉恆感其忠勇,特賜封葛嬰的孫子為諸縣侯(今山東諸城),其後代遂以諸葛為姓氏,稱諸葛氏,世代相傳至今。

二、遷徙分佈,聚集地

諸葛氏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十四位門閥,在複姓中排序為第六位。諸葛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諸葛的起源說法不一。早在商朝,相傳伯益的後裔葛伯,被封為諸侯,滅亡後,後世有一支遷居諸城(今山東省諸城),後遷至陽都(今山東省沂水縣),當地已有葛姓,故後來的葛姓取“諸葛”二字為他們的姓氏。秦代葛嬰(陳涉大將)在農民起義中屢立戰功,卻因讒言所害,遭殺身之禍,而後世漢武帝劉邦為其不平,隧賜其子孫為諸縣侯,由此,後人取“諸”及“葛”字,合姓“諸葛”;再一說,有“詹葛”一姓,在齊國人的語系裡,“詹”與“諸”兩音不分,時間長久後,誤傳為“諸葛”。諸葛複姓望族居琅邪郡。秦始皇時置郡。相當於現代的山東省諸城市、臨沂市、膠南縣一帶。/古典星座網/suanming/jiemeng/

三、郡望堂號

郡望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後,在境內設琅琊郡,並附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內,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琅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為琅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復置琅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廢黜,後又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朝時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在唐朝時期也被廢黜不再。

堂號

琅琊堂:以望立堂。

三顧堂:東漢末時,劉備三顧諸葛亮於茅廬之中,後拜諸葛亮為丞相。

臥龍堂:諸葛亮起初隱居南陽,自比管仲、樂毅,他居住的地方叫臥龍崗,人稱“臥龍先生”。

德生堂:諸葛世家所建藥堂堂號,按諸葛世家格言:“不為良相,即為良醫”所建。

滋樹堂:清朝乾隆年間諸葛明魁所建,撫台熊學鵬親筆題寫扁名。

尚禮堂:諸葛氏富字輩第十四宗諸葛高所建。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姓氏起名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