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寓意聰明

言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寓意聰明

言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寓意聰明

言姓的來源

一、來源有三。

1、源於姬姓。

出自春秋時期吳國言偃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2、源於姬姓,出自韓國先祖韓桓叔之後,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

據史籍《潛夫論》、《姓氏尋源》等記載,韓國公族有著名的韓桓叔。這位韓桓叔並非戰國時期韓國人,而是更古遠的西周時期人,是後來韓氏家族的祖先之一。

3、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蒙古族努圖克達氏,漢義“男性代言人”,這是一個古老的蒙古族姓氏,源出薩滿教祭司,代神說話,在元朝時期即已經逐漸消亡,皆改冠漢姓言氏,世代相傳至今。

二、遷徙分佈,聚集地

言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人口總數在中國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六百二十四位,望族出汝南郡、吳郡。言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代春秋時期,孔子聚眾講學,他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一位很出色的學生叫言偃,字子游。後來的學者們考證,言偃就是言姓的始祖。據《萬姓統譜》這本古書中說,言偃是“吳人”,也就是江南人,那麼言姓大約是江南貴族的姓氏。言偃從江南到中原去求學,也真是精神可嘉。隨後到戰國時期,又產生一支言姓,是由韓國公族那兒產生的。言氏家族,發祥於江南地區,歷史悠久,望居汝南郡(漢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吳郡(東漢末年分會稽郡置。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南一帶。治所吳縣,即今江蘇省蘇州市)。

三、郡望堂號

郡望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穎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為汝寧府,成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於此,稱崇莊王,在此傳十一世。清朝時期仍為汝寧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廢府,改為汝南縣。民國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導專員公署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曾設汝南專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併於汝南縣。現為汝南縣即汝南縣城,隸屬駐馬店地區。

吳郡: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東漢王朝分會稽郡置吳郡,治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區包括建德以下錢塘江兩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吳郡之內。南朝陳國時期,改吳郡為吳州。隋朝滅南朝陳國之後,再改吳州為蘇州,吳地始有蘇州之稱,並一直沿襲至今。另外,在三國時期,孫吳政權在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有一個吳郡,治所在烏程(吳青鎮,今浙江湖州吳興區)。

堂號

汝南堂:以望立堂。

吳郡堂:以望立堂。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姓氏起名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