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寓意聰明伶俐

裴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寓意聰明伶俐

裴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寓意聰明伶俐

裴姓的來源

一、來源有四。

1、源於嬴姓

為伯益之後。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載,伯益的後裔有個叫飛廉的,他的裔孫被封於蘋邑(今山西省聞喜縣東),稱為蘋氏,至六世孫為蘋陵,他在周僖王時被封為解邑(原字為上非下邑)(山西省藺猗西南)君,他就去掉邑字底,改加衣字底,表示已經離開了蘋邑,稱為裴姓。

2、源於周朝

源於周朝秦國,以城邑為姓,秦國先公非子被周孝王封於秦,史稱秦非子。秦非子的後代中有人被封為侯爵,並被封為裴鄉(今山西省聞喜縣的裴城)的首領,稱裴鄉侯,這位貴族被稱為裴君。他的後世子孫便已封邑為姓,稱裴姓。

3、源於春秋

源於春秋時晉國以地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載,晉平公將顓頊的一個裔孫封到裴中(今陝西省岐山縣北)那個地方做首領,這位貴族被稱為裴君。他的後代遂以“裴”為姓,稱裴姓。

4、外族基因的流入

裴姓氏族一直比較單純,很少融入其他民族的血液。裴姓在歷史的進程中與周邊的民族也一直有接觸,但直到唐朝之前沒有發生過較大規模的外族融合的事件。唐朝西域疏勒王裴夷鍵降唐,封為右驍騎大將軍,其後為裴氏,這是一支大的外族血液首次融入裴姓,清朝初期,滿洲八旗中的培佳氏集體改姓裴,形成了東北地區的裴姓,其他如朝鮮人中也有裴姓。

二、遷徙分佈,聚集地

先秦時期,裴姓最初活動在陝晉地區。進入秦漢以後,裴姓向東遷移進入河北、遼寧。自陝西南下進入四川。南北朝時,裴姓已經進入湖北,長江的北岸。唐、宋時期,裴姓已經全面南挺,首先定居江西,隨後進入浙江。到明朝時,裴姓已經分佈於大江南北。

宋朝時期,裴姓約有14萬餘,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18%,排在第九十二位。當時山西為裴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裴姓總人口的55%,其次分佈於四川、河南、江西、陝西等。全國形成以山西為中心向外散播的裴姓聚集分佈狀。

明朝時期,裴姓大約有11萬,約佔全國人口的0.12%,排在第一百三十五位。裴姓。的人口急劇減少,其主要因素是北方地區的戰亂,主力在北方地區的裴姓人群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他們向西北、西南和東南地區移民。當時江西成為裴姓第一大省,約居住了裴姓人口的23%。全國裴姓主要集中於江西、陝西、山西、廣西、廣東,這五省大約佔全國總裴姓人口的80%。其次分佈於山東、河南、浙江、河北等。裴姓人口主要由山西向西、向東南、向南地區遷移。全國基本形成了西北陝晉、東南贛浙、南方兩廣三塊裴姓集中分佈區。/古典星座網/suanming/huangli/

三、郡望堂

郡望

河東郡:秦時置郡。相當於現在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

堂號

綠野堂:唐朝時督國公裴度建有綠野堂別墅。

督國堂:唐憲宗時,淮蔡節度使不聽朝廷的命令。朝廷派了許多軍隊去平叛,都大敗。大臣提議罷兵。裴度力請征討。朝廷拜他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副宰相),督兵平淮南,擒吳元濟,因功封督國公。

四、裴姓血型:

裴姓人群的血型分佈總的是:O型占32.2%,A型占28.5%,B型占30%,AB型占9.3%。

五、當代裴姓的分佈

當代裴姓的人口約有83萬多,為全國第一百五十六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67%。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裴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態勢。目前裴姓的第一大省為湖北,大約佔全國裴姓人口的13%。全國裴姓主要分佈於湖北、安徽、河南、山西,這四省集中丁裴姓人口的46%。其次分佈在江蘇、河北、遼寧,這三省又集中了裴姓入口的24%。全國形成了以鄂、皖、豫、晉為中心的裴姓分佈聚集區。

在陝晉大部、河南、鄂皖大部、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江蘇西北、黑吉遼大部、內蒙古東北部和西部、甘肅西部、青海北部,裴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大約為0.15%以上,中心地區可以達到0.6%以上,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23.2%,居住了大約57%的裴姓人群。在贛湘渝川北段、甘肅東南、寧夏東部、陝西西南、內蒙古中部、黑龍江東端、吉林東南、遼寧西段、河北大部、京津、魯蘇大部、湖北東南和西南,裴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大約在0.1%—0.15%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16.6%,居住了大約25%的裴姓人群。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姓氏起名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