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姓李 死後姓吳
小屯圈村位於牟平城區東南十多公里,村子不大,環山臨水,顯得很寧靜。村裡有160多戶人家,其中姓李的有150戶。村西頭的村碑上記載着:清初,李姓來此建村。對於“生李死吳”這一奇異風俗,74歲的村民李毓汶說,實際上俺們不姓李,姓吳,死後在牌位和墓碑上,就改為吳姓了。這些事都是從祖輩那裡聽來的,代代傳下來。為了證明“生李死吳”這一風俗確實存在,李毓汶老人還把筆者領到了他82歲的老嬸家裡,找到了已過世叔叔的牌位。在這個牌位上清清楚楚地看到改成了吳姓。在李毓汶老人的指引下,我們又來到離村3公里遠的一個山腳下,這裡就是李氏家族的一塊老塋地。在所立的墓碑上,死者無一例外地都刻着吳姓,清晰可見,而為他們立碑的子孫則刻着李姓。
在我國,姓氏是家族血緣的標誌,認祖歸宗意識根深蒂固。一旦改變,在名分上就意味着與原家族中斷血脈關係,而成為列祖列宗的不肖子孫。所以,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任何人是不會輕易放棄或改變自己的姓氏的。既然如此,那麼小屯圈等村民為什麼會祖祖輩輩延續下來“生李死吳”這一奇異的風俗呢?“隱姓埋名”是不是有着不願為外人所知的隱情呢?李毓汶老人告訴筆者,“生李死吳”的風俗是從清朝康熙年間開始的,當初改姓,是因為吳三桂的原因。
史書有記載,吳三桂祖籍遼東,字長白,出身馬販子家庭。明朝崇禎年間以武舉累官至總兵,鎮守山海關。1644年初,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陷京師,吳三桂為報抄家囚父擄妾之恨,“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破李自成,封平西王,隨之出兵西北諸省,殘酷鎮壓農民起義。后鎮守雲南,擁兵自重,1673年,稱周帝。后其孫繼之,康熙帝鎮壓削平。李毓汶老人說,當時吳家滿門抄斬,剩了一個孩子,送給了姥姥家,就跟姥姥家姓李了。現在的小屯圈、后喦等村的李姓村民,便是吳三桂的後人。
那麼,小屯圈等村的祖先是否真的從雲南避禍而來?《牟平縣誌》主編王本世認為,不大可能從遙遠的雲南跑來,而很可能是從吳三桂的老家遼東,也就是現在的遼寧省遼陽市逃過來的。他還認為,吳三桂的子孫後代隱吳姓李,並不是因為吳三桂的那個孩子的姥姥家姓李,而是因為其原籍的後代漂洋過海逃來膠東,首先落腳的地方就是寧海州(牟平舊稱)后喦村,該村當年叫李家莊園,村中李姓居多。他們不敢自稱是吳三桂的後人,自稱李姓,是為了套近乎,這樣李家莊園就收留了他們。至於小屯圈村的李姓,那是後來從李家莊園分離過去的。
在與小屯圈村相距10公里的后喦村,82歲的李綱老人對“生李死吳”的說法和小屯圈村的大致一樣。他說,建國以前,小屯圈村的李姓逢年過節都來祭奠先祖。後來人家把宗譜抄了一份回去,就再也不來磕頭了。不知是祖宗留下來的規矩,還是後人不願提及當年避難的事,這些姓李的吳三桂後人們只是憑着上一輩人的苦澀記憶,將這段不見經傳的歷史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