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國都的起源

越國國都的起源

越國國都的起源

紹興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它起源於公元前490年的勾踐小城,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勾踐是春秋越國的一位著名君王。越國是越部族所建立的春秋列國之一。這個部族原來活動於會稽山、四明山以及浙東的其他丘陵山地,過着象《吳越春秋》一書中所描述的“隨陵陸而耕種,或逐禽鹿而給食”的狩獵業和遷徙農業的生活。它們北部的寧紹平原,有着豐富的水土資源。但是,由於這個地區是一片潮汐出沒的沼澤地,土地泥濘而斥鹵,要到那裡定居墾殖,不僅需要解決當時力所不及的農田水利問題,而且人民生活所必需的飲水和燃料也都存在困難。因此,除了崛起於平原深厚沖積層上的許多孤立丘阜周圍,已經建立了若干聚落以外,整個平原還處於一片洪荒的狀態。

越王勾踐即位於公元前496年。他即位后,隨即把他的國都從會稽山內部的峴大城,遷移到山麓沖積扇的平陽,作為他進入平原的第一步。可惜他的強鄰吳國,在他即位的第三年,就侵入他的國境,大敗越軍。越王勾踐被迫到吳國首都即今蘇州去作人質,直到公元前490年才獲得釋放。返國后,他沒有再進入會稽山區,而於當年在今紹興城區建立了他的新都小城。

越王勾踐擇地建都的戰略思想,可以從他的謀士大夫范蠡的一句話表達,范蠡說:“今大王欲國樹都,並敵國之境,不處平易之都,據四達之地,將焉立霸王之業。”這就是他決心要把國都從閉塞的會稽山移往廣闊的寧紹平原的理由。

寧紹平原以曹娥江為界,分成東西兩部分。今紹興城位於這片平原的西部,北濱杭州灣,南接會稽山,具有負山面海的形勢。城東西兩側,各有曹娥江和浦陽江作為屏障。今紹興城恰恰座落在這片平原的中心,地理位置是十分優越的。當然,地理位置是一個大前提,建立都城的條件還必須考慮當地的具體自然環境。前面已經提到,寧紹平原是一片潮汐出沒的沼澤平原。在這裡,即使建立一個普通的聚落,也必須利用平原上的孤丘地形,更何況建立一座都城,考慮當然更須全面。今紹興城地區,在東西約二點五公里、南北約三點五公里的範圍內,沖積層上崛起的大小孤丘達九處之多。其中較高的是海拔七十六米的種山、海拔五十二米的蕺山和海拔三十二米的怪山三座,構成三足鼎峙的形勢。在這樣一片平易四達的平原中心,竟存在着這樣一處孤丘羅列的勝境,這當然是立城建都的理想地址。

由於吳國的大軍隨時可以入侵,勾踐必須抓緊時間,建築一座足以抵抗吳軍入侵的堡壘。因此,他選擇了在九處孤丘中最高的一處,即種山的東南麓興建。種山,以後又稱卧龍山、龍山或府山,是一座略呈西南、東北走向的孤丘。山的北麓陡峭,南麓緩傾,從西南到東北有六個高阜。其中第四高阜最高,而第五高阜南麓坡地最廣,有足夠的土地可以建立宮室,並從事墾殖。這一帶又富於泉水,使都城的飲水不虞匱乏。都城西北以種山為屏障,不僅具有有利的小氣候條件,而滿山林木,提供了燃料的來源。范蠡又在最高的第四高阜上建造了一座飛翼樓,即今望海亭,其實就是瞭望台。當時,錢塘江口從南大門入海,從飛翼樓可以北眺江濱,對吳國的軍事行動,了如指掌。

就這樣,越國在很短的時間裡,建成了這座周圍只有一公里稍多的國都兼軍事堡壘,使整個部族有了一個新的、堅強的政治中心。於是,緊接着小城的建成,范蠡又在小城的外圍建築了城周大於小城十倍的大城,把這個地區的大部分孤丘都包圍在內。可以設想,在範圍廣闊的大城之中,除了街衢、河渠、屋宇、工場等以外,還有許多牧場和耕地。小城是越國的政治中心和軍事堡壘,大城則是越國的經濟中心和生產基地。小城的迅速建成,為大城的興築贏得了時間;而大城的興築,又為小城保證了給養,進一步鞏固了小城的基礎。從此,小城和大城就結成為一體,稱為大越。這就是越國的國都。而越王勾踐以此為基地,實行了他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復興計劃,終於覆沒了吳國;並且北上稱霸,成為一個大國。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小故事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