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名典故之——立水橋
北京地名典故之——立水橋
地鐵5號線有“立水橋”和“立水橋南”兩站,而立水橋站是與13號的換乘站,其站名因臨近京北著名的立水橋而得。
明代的時候,發源於西山的清河便流經此地,為了通行方便,人們在河上修了一座木橋。但因過往的人員,車輛較多,沒多久,這座木橋就被壓壞了,隨後在原址上重修了一座小石橋。因用的都是十分堅硬的花崗岩,堅固的橋墩立於水中,故稱“立水橋”。
到了清康熙年間,皇家在橋的正北面數十里遠的地方修建了湯泉行宮(今小湯山),立水橋是必經之地。為了便於皇帝出行,便將小石橋拆掉,重新修建了一座寬大而更加牢固的石橋,仍稱“立水橋”。隨後離橋不遠的無名小村也被稱為立水橋村。此後經過立水橋的道路越變越寬,於是將安定門到立水橋的路段稱為“安立路”。
如今古老的石橋已變成鋼筋混凝土大橋,並在其西側建成了亞洲第一座跨河城市地鐵斜拉橋——立水西橋,稱為立水橋地區的標誌性建築。如今“立水橋”已不是一座橋樑的名稱,而成為北京的一個地域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