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試 | 免費起名大全 | 每日一簽 |

柏姓的來源

現在的位置:靈狐算命 - 免費算命 - 姓氏起名
姓氏起名

柏姓的來源

柏姓的來源

柏,出於柏皇氏。柏皇氏中有柏招,為炎帝的師傅,又有相同為帝嚳的師傅。其子孫受封於柏(河南舞陽縣東南),其後以封地)姓氏。在舊百家姓姓中排名第37位。

柏姓的由來

源流一

源於嬴姓,出自遠古舜帝時候的賢人柏翳(伯益),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史籍《史記·秦本經》中記載:“大費拜受佐舜,調訓鳥獸,鳥獸多訓服,是為柏翳,舜賜嬴姓。”柏翳,就是大費,又稱伯益,為舜帝執政時期的司徒,專職負責畜牧之事,因功被舜帝賜姓為贏,此之後柏翳便有了兩個姓氏,即贏姓和柏氏。柏翳就是柏氏的始祖,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了。據古書記載,伯益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幫助舜帝馴養鳥獸,教人們將牛、羊、豬、狗、雞、鵝馴養後,物質生活的來源就更有保障了。

伯益還曾積極幫助大禹治水,也立了大功。在伯益的後裔子孫中,形成了兩支主流姓氏,其中一支稱柏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二

源於柏皇氏後代,出自周朝時期的柏國,屬於以國名稱為氏。早在周朝的時候就有一個柏國,亦稱柏子國,是周公旦賜封柏皇氏後裔的一個子爵小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南中部。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柏國在今蔡州西平縣,為楚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考察柏皇故地,古籍記載其古柏子國“立於正陽之南”,開國君王就是黃帝的臣子柏高。上古時期所說的“地中”,一般是指黃帝定都之地新鄭,後來的柏子國封地應距其地不遠,古西平位於新鄭之南,應為柏皇氏之祖地,柏子國都城古稱柏亭,即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舞鋼市及周圍地區。今史學界相辯,一說柏子國當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的西平縣,一說柏子國在河南省平頂山市的舞鋼市,其實並沒有根本衝突,漢、唐、宋時期的蔡州西平,其地囊括今西平縣和舞鋼市,實為一地之稱。2006年11月,古柏國都城柏亭遺址在今舞鋼市尹集鎮謝古洞村一帶被發現,都城南門就在肖灣村東,而田崗水庫東岸一條兩千多米長的古柏國城郭遺址,就是古柏國西門所在。

西周時期,柏皇氏後裔所建柏子國,其國人將先祖時期的一些地名帶到了封國,如“皇人山”。著名的南宋學者羅泌在《路史·前紀六》中記載:“皇人山,謂之伏羲山。”柏皇氏為伏羲氏之一,因此稱“伏羲山”有證可循。柏子國人崇尚柏樹,稱頑強、高大而長壽的古柏為柏皇,並以柏為氏族圖騰,可見柏皇氏影響之久遠。柏子國在春秋時期是個弱小的諸侯國,因此依附於強大的齊國,為齊國的盟國之一,在史籍《左傳·僖公五年》中記載:“江、黃、道、柏方睦於齊”。在齊桓公姜小白霸業鼎盛時期,柏子國與江國、黃國、道國等小國與齊國十分和睦。

春秋末期,柏子國為楚國所滅。國滅後,柏子國王族後代和國民就用原來的國名作為姓氏,稱柏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贏姓,出自遠古嚳帝時候的賢人柏招,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柏招,為帝嚳之師,史稱柏公。傳說他曾力促帝嚳“掃夔門之陋,惟嘉植之足珍,故美名之可究。”柏,就是古代的俗“柏”字,與柏字同義通用,因此柏招亦稱柏招。

在柏招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柏氏、或柏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四

源於柏皇氏,出自遠古時代東方部族的首領柏芝,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相傳遠古時代有柏皇氏,是東方部族的首領,名叫芝,因為以柏木為圖騰,所以稱為柏芝。據說,柏芝曾擔任伏羲氏的助手,勤勞於天下而不居功,造福於民眾而無所求,所以深得百姓們的擁戴,被尊為皇柏,稱柏皇氏。柏皇氏是華夏古老的一個群族,在很多典籍中都有記載。

在史籍《莊子·胠篋篇》中記載上古帝君順序為: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戲氏→神農氏……

在史籍《金縷子·興王篇》中排列古帝順序為:容成氏→大庭氏→柏黃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郝蘇氏→宗盧氏→祝和氏……

在史籍《資治通鑒·外紀》中,胡克家補注其順序為:有巢氏→遂人氏→大庭氏→柏黃氏→混沌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

這些上古帝君皆襲伏羲之號,即他們都可稱為伏羲氏。因此,柏皇氏海是較古老的一代伏羲氏帝王。對於柏皇氏,宋朝學者羅泌在《路史·前紀六》中記載:“柏皇氏,姓柏名芝,是為皇柏,出搏之日之陽,駕六楷,以木紀德。為而不有,應而不求。立於正陽之南,是為皇人山。”在史籍《命歷序》也記載:“柏皇出搏桑之陽,駕雲龍上下。”在史籍《漢書·禮樂志》中記載:“柏皇獨樂六龍”。六龍,就是六匹駿馬,指天子出巡時的車駕規格,柏皇氏乘坐六龍之車,可見其地位在當時非常顯赫。柏皇氏住在皇柏山上(皇伯山,今河南開封陳留),傳說他名叫柏芝,以柏木為圖騰。他曾協助伏羲治理天下立了諸多功勞,但並不因此而自滿,因此深得伏羲的信任,後當上東方部落的首領,所以史家又稱他為柏皇氏。

柏皇氏的後裔子孫後代以先祖居地名稱“柏山”為姓氏,稱柏氏。由於柏皇氏聰明睿智,所以一直到周王朝,他的後代都為帝王師,如黃帝的地官是柏常,顓頊帝的老師為柏夷亮父,帝嚳的老師為柏昭,堯帝治理天下時柏成子高立為諸侯,佐禹治水的則是柏翳等。所以,柏氏一直是古姓中的貴族,西周初期柏有為太僕正等等。

後來,柏氏族人大多演變為其它姓氏,所以如今以柏為姓氏者反而很少了。

源流五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撒勒只兀惕部,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薩爾圖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代撒勒只兀惕(山只昆部)部後裔,先世居敖漢(今內蒙古赤峰敖漢旗)、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後始祖薩爾圖·柏德攜族遷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artu Hala。蒙古族、滿族薩爾圖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以先祖名字首音為姓氏,漢化稱柏氏。

源流六

源於滿族,出自名、清時期女真諸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1.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溫古孫部,以部為氏,滿語為Usun Hala,漢義“水”,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海岸包括俄羅斯濱海地區南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訥殷(今吉林撫鬆鬆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烏氏、吳氏、蘇氏、關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古典星座網 ]

2.滿族賽密哷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白號姓氏之塞蒲裡氏,以姓為氏,滿語為Saimire Hala,世居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齊齊哈爾(今黑龍江齊齊哈爾)、長白山、黑龍江沿岸等地,是滿洲巨族,後多冠漢姓為柴氏、賽氏、柏氏等。

3.滿族伊拉哩氏,亦稱伊裡氏、伊拉禮氏、伊喇立氏,滿語為Ilari Hala,漢義“開”,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蜚優城(今吉林琿春)、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東北十五公里處)、松花江流域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伊氏、何氏、趙氏、尼氏、潘氏、蘇氏、許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源流七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今回族、布依族、土家族、羌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柏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柏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八

源於姜姓,出自遠古炎帝的後代伯夷,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柏氏始祖中另有一位著名人物,就是伯夷。伯夷是炎帝的後代。伯夷,為殷商末齊孤竹君之長子,姓墨胎氏。起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至孤竹君逝世,叔齊卻讓位於伯夷。伯夷以為這樣忤逆了父命,遂逃跑了,而叔齊亦不肯即位,也逃之夭妖。後來,二人聽說西伯侯姬昌贍養老人,遂一起往歸周地。當二人抵達周原時,正值西伯侯逝世,而周武王姬發正準備興兵伐紂,二人當即阻攔在周武王的馬前叩諫,說:“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當時周武王的手下認為這二人無理阻攔,欲動武驅之,被姜太公制止了。姜太公說:“此義人也!”遂扶而去之。後來周武王滅商紂之後,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二人恥食周粟,逃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之,及餓將死,二人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最後這二人皆餓死於首陽山(今河南偃師雷首山)。

古書記載伯夷,也有記作柏夷。上古時期“伯”、“柏”二字通假,因此其後裔子孫中亦有稱柏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柏姓的遷徙分佈

柏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源起歷史非常古早,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六位,人口約五十萬四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031%左右。

按史料記載,柏姓曾是華夏民族在遠古時期的貴族姓氏,因為柏姓人天資聰穎,所以曾有多人當過上古皇帝的老師。這些上古先哲的後代曾在河南西平縣西部建立過一個柏國,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這個弱小的柏國被楚國滅掉了。

如今,在柏國故地,仍矗立著一座建於北宋時期的寶巖寺塔,這座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塔於塔下民間盛傳的柏皇氏的傳說相映成趣。

相傳上古時期東方部族的一個首領叫做柏皇氏,因為他們以柏樹作為圖騰對象,所以又稱柏皇氏為柏芝。柏芝曾擔任過伏羲的助手,傳說,聞名中外的中華太極八卦圖,便是遠古時期三皇之首的伏羲發明的。當時有一隻龍首蛇身的怪物,見到伏羲後便精神抖擻,背上龍磷閃閃發光,構成一組圖案,伏羲見狀只顧頂禮膜拜,而柏皇氏卻用燒過的木炭將圖案畫在大石上,獻給了伏羲,籍此發明了太極八卦圖。顯然,這其中凝聚了柏姓人的聰穎與智慧。柏皇氏勤勞於天下而不居功,造福於百姓而無所欲求,所以深得百姓的擁護,並尊為柏皇。他居住在柏皇山,其後人便以“柏”作為自己的姓氏。

柏姓的另一支起源形成於春秋時期,當時的柏國百姓以國名“柏”作為自己的姓氏。柏姓祖宗在河南開封,後大部分南遷,現主要分佈在安徽、湖南、陝西、江蘇等地。柏姓本是小姓,據《中國姓氏尋根》記載:“黃帝時有地官(司徒)柏常、帝顓頊有師傅柏亮文、帝嚳有師傅柏昭、帝堯時有柏成子。

西周時,柏國君柏曾任周的太僕,唐代有左拾遺柏耆,明代有延安指揮史柏英,清代有書法家柏謙”。據說,北京、台灣、安徽、江蘇有的柏姓人都喜歡“尋根問祖”,這其實也是一種文化,引導得法,勉勵自己及家人不愧對祖宗,做有出息的人,於國於民都是有益的事情。分佈在各地的柏氏,大體上都有分支始祖及遷徙原因。

如今,柏氏族人在全國分佈較廣,尤以湖南、山東、安徽等省為多。

當代柏姓的人口大約41萬,為第二百一十三位大姓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33%。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柏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勢。目前主要集中於安徽、江蘇、湖南,這三省大約集中了柏姓總人口的53%,其次分佈於四川、雲南、山東、貴州。安徽為柏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大約19%的柏姓人口。全國柏姓的分佈特徵是以皖蘇為中心,向外擴散。

在蘇滬、浙江北部、安徽大部、山東南部、湘黔桂、雲川渝大部、陝西西南、甘肅中西部、鄂贛西南、廣東大部、吉林東北、黑龍江大部、內蒙古東北,柏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8%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4%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27%,居住了大約71%的柏姓人群。在鄂豫魯大部、江西東部、浙江中部、福建西部、廣東東部、海南北端、重慶南部、雲川西北、陝甘青大部、寧夏、山西南部、內蒙古西部、遼寧大部、吉林東南、黑龍江西南,柏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4%—0.08%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24.7%,居住了大約23%的柏姓人群。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4 算命網站 (v.8s8s.net) 柏姓的來源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