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傳說--雙照井
梁祝傳說--雙照井
梁山伯與祝英台一同在杭城紫陽書院讀書三年。山伯生來忠厚老實,雖然與英台同桌共讀、同房共眠,三年來情同手足,形影不離,但是一點沒有覺察出英台是個女兒身。因此,博得英台的深情相愛,但她又不敢向山伯當面表白自己內心的情意。
這年春三月,英台收到家書,催她迴轉家鄉。兩人離別,依依不捨。山伯送祝英台到十里長亭。告別時,英台心想:這是一個表白自己心意的好機會。於是,在十里送別路上,她看見牡丹,就把自己比作紅牡丹,把山伯比作襯托牡丹的綠葉;看見鴛鴦,就把自己比作雌鴛鴦,把山伯比作雄鴛鴦;看見土地堂,就把自己比作土地婆婆,把梁山伯比作土地公公,要在土地堂上來拜堂。處處暗示山伯自己是個女兒身,表示要與山伯結成百年之好。誰知,山伯生性厚道憨直,一心讀書求學,不僅不理解英台的各種暗喻,反而責怪她太女兒痴情,胡言亂語。
山伯送英台,不覺來到草橋門外的一口古井旁。英台已走得身疲力倦,便在井旁石凳上坐下,對山伯說:“梁兄,小弟走不動了,請在此小憩片刻。”山伯說:“好。”也坐在一旁。
英台望着古井,觸景生情,想起三年前,兩人來杭城求學時,也曾路過此地,在井旁,休息時同飲過井中清冽的泉水。這時,她感到口渴,隨身取出一隻碗,到井欄旁想舀水解渴。誰知到井邊一看,井水已經乾枯。英台感到十分惋惜,“唉”地嘆了口氣,右腳一蹬,說也奇怪,只聽得古井內嘩嘩地響起了流水聲,一下子清清的井水,便漲到井欄啦。英台高興地舀了一碗清清的井水,喝了一口,覺得清冽甘甜,便請山伯喝,並說道:“有如此好水,待我在這裡梳洗一番,再上路吧!”說著,脫下書生巾帽,解開發髻,披着烏油油的一頭長發,便臨井梳洗起來。
當英台在清清的井水中,照見自己年輕美貌的容顏時,不禁又想起自己的心事,便迴轉身來,對山伯說:“梁兄,請過來,你看井中是什麼?”山伯以為英台在井中看到什麼魚蝦之類,便走了過來,站在英台身旁,探頭向井中一望,看不見井中有東西,只見清清的井水,明澈如鏡,照見英台披着滿頭烏油油的長發和一雙水靈靈的明眸,含情脈脈地在向他發笑。便說道:“井中只有賢弟之影,並無他物?”英台又“唉”地嘆了一聲,說,豈止小弟身影,你且聽我吟來:
古井喜逢春,兄弟雙照影。
一男並一女,和合天配成。
山伯一聽英台又說出糊塗話,輕輕地責怪她道:“唉,你我兄弟都是讀書明理之人,你又在胡扯些什麼啊!”英台仍脈脈多情地說道:“梁兄有所不知,剛才井中雙雙照影,使小弟想起在三年前在祝家莊河邊為梁兄續詩的小妹來了,她長得和小弟相貌一樣,因此,觸景生情,想想梁兄和我家小妹真是天生一對,地成一雙哩!”山伯臉上露出一副憨笑,答道:“喔,原來如此,是啊,剛才我在井中一看,開始也誤以為是你家那淘氣的洗衣姑娘呢!你們兄妹倆真生得一模一樣,年輕美貌。”英台忙說:“是啊!梁兄如不嫌棄,小弟願為我家小妹作主,不知梁兄意下如何?”山伯回答道:“多謝賢弟大媒,這樣我們就親上加親啦!”古井作證,英台把自己的終身親自許配給山伯,這才放下了一樁心事。不過,她怕這次父母催她回家,要給她另許婚姻,最後又嘆了一聲氣,對山伯說:“既然梁兄願意,那就請梁兄在‘一加三、三加一、一二三五再加十一’之內,前來我家提親吧!”山伯當時沒有領會,後來誤了訂婚期。但古井從此留下了美好的傳說。
草橋門外的這口古井,因為山伯與英台雙雙在此照過身影,杭城父老就叫它為“雙照井”。民間傳說,那清清的井水中,常常會隱現出一對青年男女的身影,這就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後來,這裡建造了一座海潮寺,雙照井就成為“海潮八景”之一。海潮寺也因為有了雙照井,香火更旺。每年正月初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到海潮寺來燒香,都要到雙照井來照一照。人們說,老年夫妻照一照,會越活越年輕;青年男女照一照,會夫妻和睦,白頭到老。因此,杭城民間流傳着一句諺語:“若要夫妻同到老,雙照井中照一照。”現在,海潮寺遺址已建起杭州橡膠廠,據說這口雙照井,卻一直保留至今哩。(何采弟講述莫高搜集整理流傳於浙江杭州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