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號里看荒唐:道光年號最空泛等於什麼都沒說
從年號里看荒唐:道光年號最空泛等於什麼都沒說
年號起於漢武帝,這當然指的是中國,別國的年號起於何時,就不知道了。受中國文化影響,東南亞諸國中,日本、朝鮮和越南,都曾使用或仍在使用年號。年號是個很麻煩的東西,因經常變換而不利於紀年;但歷代皇帝是不會去考慮這些的,動輒改元,有的甚至一年之中,一改再改,直到明朝,才定下來一帝一年號。但仍有例外,一是英宗,年號先為“正統”,後為“天順”,是因為正統十四年七月,酋長也先大舉進犯中原,英宗聽信了一個太監的獻議,御駕親征,結果五十萬大軍在居庸關外的土木堡被圍,皇帝就做了人家的俘虜。後來當然還是回來了,又經無數的曲折,也得以復辟歸位,改年號為“天順”,於是一個皇帝,就有了兩個年號。二是光宗,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即位,在位僅一月便崩逝,是因為荒淫無度。明末有名的三大案:梃擊、紅丸、移宮,其中紅丸一案,就涉及到光宗。光宗常洛做太子時,寵幸兩個“選侍”,都姓李,稱為東李、西李;即位以後,鄭貴妃為了籠絡他,又一次性送給他四個“美人”。鄭貴妃是他父親神宗遺下的妃子,其子常洵,曾和他爭太子位,所以這鄭貴妃的饋贈“四美”,實在是包藏禍心。這麼多的美人隨侍,非吃藥不能應付,以致常洛從即位第五日起就開始生病,后又吃了鴻臚寺丞李可灼獻上的紅丸,結果就一命嗚呼了。這就是所謂的紅丸案。他的長子熹宗繼位,定明年年號為“天啟”,如此,光宗當了一月的皇帝,竟沒有年號。又因為定即位之日起至年底,為“泰昌元年”,竟至於一年之中,三帝兩年號,這在正統的皇朝,也算絕無僅有了。
從這一點也可看出,明王朝是一個多麼荒唐的王朝。
清朝就要好多了,滿人入關后,接受明亡的教訓,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勤政、裁抑外戚和宦官、皇子教育這三件大事上,做得都要比明朝好。所以它的年號,也始終正常,做到一帝一號。
那麼年號是根據什麼來定的呢?讓我們來看看。
首先,它必須避免使用前朝末代年號的字眼,比如“崇”字與“禎”字,那是萬萬不能用的,若有哪一位軍機大臣或是南書房翰林,擬了這樣的字眼上去,非被殺頭不可;其次是要字音響亮,讀起來不拗口;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它所包含的深意能夠深入淺出,令天下臣民都知道。比如順治,入關之初,天下未定,統治者希望能夠將順民意,達到大治,含有明顯的撫慰的意思在裡面。再比如康熙,天下既定,應該與民休息了,康熙是安居樂業的意思。接下來是雍正,雍是雍親王,這是他做皇子時的封號;正是正位,由此可見,他得位不正,否則就不會特為選出這個“正”字來了。同治的年號最為開宗明義,辛酉政變,誅殺肅順,兩宮垂簾,恭王執政,所有這一切,都有賴於同心共治。所以清朝諸年號中,這個年號的含義最為豐富,不僅包括兩宮同治,還含有君臣、滿漢同治的意思。至於光緒,光是光大,這是無須說的;而“緒”字,則含有兩義,一為統緒,二為次緒。所以用這個字,既表示德宗為外藩迎立,又表示兄終弟及的先後次序,於德宗的身份,十分配合。同光之際,詞臣最盛,這才能選出這樣精當深刻的字眼做年號。
清朝諸帝的年號中,道光的年號最為空泛,就是光大道統的意思,等於什麼都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