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
原文(選自《韓非子 .喻老》
楚莊王蒞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為也。右司馬 御座而與王隱 曰:“有鳥止南山之阜,三年不翅,不飛不鳴,嘿然無聲,此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衝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子釋之,不榖知之矣。”處半年,耐自聽政。所廢者十,所起者九,誅大臣五,舉處士六,而邦大治。舉兵誅齊,敗之徐州 ,勝晉於河雍,合諸侯於宋,遂霸天下。庄王不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見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出處譯文 楚莊王 執政三年,沒有發布過命令,沒有處理過政事。右司馬侍座,用隱語對庄王說:“有一隻鳥棲息在南邊的土丘上,三年不展翅,不飛不鳴,默然無聲,這是什麼意思呢?”庄王說:“三年不展翅,是用來長羽翼的;不飛不鳴,是用來觀察民眾的習慣。雖然沒有起飛,一飛必定衝天;雖然沒有鳴叫,一鳴必定驚人。你別管了吧,我已經知道了。”過了半年,庄王就親自處理政事了。廢掉的事情有十件,興辦的事情有九件,誅殺了五個大臣,進用了六個處士,結果把國家治理得非常好。發動兵力在徐州擊潰了齊國,在河雍戰勝了晉國 ,在宋國與各地諸侯結盟,才稱霸於天下.楚莊王不因為好事太小而不做,這樣就有了高的名望。不把沒意義的東西拿出來顯擺張揚 ,所以有大的功勞。所以說:“有大才幹的人成就往往比較晚,而大的聲音會讓人聽不到。”相關典故 【大器晚成】謂貴重器物需要長時間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較晚。《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聲。”漢王充 《論衡·狀留》:“大器晚成,寳貨難售。大崇一朝輒成賈者,菜果之物也。”《三國志·魏志·崔琰 傳》:“琰從弟林,少無名望,雖姻族猶多輕之,而琰常曰:“此所謂大器晚成者也,終必遠至。””宋陳師道 《後山談叢》卷二:“暮年方妙者,乃大器晚成爾。”《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將來定是大器晚成的。”老舍 《四世同堂 》四一:“最後,那馳名的“白杏 ”用綿紙 遮護着下了市,好象大器晚成似的結束了杏的季節。”故事介紹 故事(一)
袁紹身邊的一位門客,名叫崔琰,他從小喜習武藝,到了23歲才開始讀《論語 》、《韓詩 》,求師學習。
由於他刻苦努力,學問也逐漸多起來。當時袁紹 的士兵非常殘暴,掘開墳墓將屍骨暴露出來。崔琰勸說袁紹不要這樣做,袁紹認為他說得對,封他為騎都尉。後來,崔琰跟隨曹操 ,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書 時,曹操想立曹植為嗣子,而崔琰反對,他說:“自古以來的規矩是立長子,怎麼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儘管是親屬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 ,年輕時既無成就也無名望,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崔琰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大器。”後來,崔林果然當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 ,還在魏文帝手下任過司空。
釋讀大器:古時指貴重的器物,現比喻大才。晚:長期。成:製成。原意是指貴重的器物需要長期的雕琢才能製成(此句改為:原意是鑄造越大個頭的鑄件(如鼎、鍾)所需要冷卻凝固時間就越長,冷卻時間足夠長,鑄件方能“成器”)。現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
出處《老子》四十一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故事(二)
東漢末年 ,有個名叫崔琰的人,劍法很好,他特別喜歡交朋友 。可是,有些人卻認為他不學無術,除了舞刀弄棒,學問上一竊不通。一次,他去拜訪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主人讓管家出來告訴他說:“主人正在潛心讀書,無暇閑談。”崔琰知道人家是嫌他沒知識,感到無比羞愧 ,暗自下了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成為一個能文能武的人。從此,崔琰虛心拜師求學,學問逐漸增多起來;當時獨霸北方的袁紹就把他招為謀士。袁紹被曹操所滅后,曹操久聞崔琰才幹,勸崔琰歸順自己。在曹操的大本營鄴城(今臨漳鄴鎮)中,崔琰出了不少主意,很受曹操器重。
有一次,曹操和崔琰商量,想立小兒子曹植為太子。崔琰說:“自古以來,都是立長不立幼,您立曹植,曹丕 心裡不服,大臣們也不服,這就種下了禍根。縱觀古今,因為廢長立幼引起的骨肉相殘還少嗎?請主公三思而行!”其實曹植 還是崔琰的侄女婿,但儘管是親屬,崔琰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崔琰的公正。?
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崔林年輕時一事無成,親友們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他憑自己的經歷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大器晚成),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器的。”後來,崔林果然成才當上了大官。
釋讀這個成語原意為大才需經過長期磨鍊方有成就。現指成名較晚的人。
出處為晉·陳壽《三國志·魏書·崔琰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