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白帝城
早發白帝城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大詩人。他年輕時就懷着報國的壯志,但是屢次受到挫折。後來經別人推薦給玄宗皇帝,被任命為翰林待詔,卻又因不願摧眉折腰事奉朝中權貴,在宮廷中度過了一年零五個月(742—744)時間后,便被他們排擠,由唐玄宗將他“賜金還山”。此後他就在四處漫遊。
公元755年十一月,大軍閥安祿山勾結史思明發動叛亂,從范陽起兵,率領十五萬人馬向南進軍。唐朝的官兵節節潰退,安祿山只用三十三天時間就攻破洛陽,隨後過潼關,佔領都城長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唐玄宗帶着一些親信狼狽地向四川逃難,半途中命令太子李亨為在下兵馬元帥,又令第十六個兒子永王李遴,負責保衛長江流域的東南一帶。
當時,李白和宗氏夫人一路避亂,來到了江南的廬山。他們經過的地方,都遭到安史叛軍燒殺擄掠,血流成河,屍骨堆山,田地荒蕪。李白寫了不少憂國憂民的詩篇,揭露叛軍罪行,同情百姓苦難,斥責統治者的昏庸。
永王李遴接到詔書後,很快招兵買馬,東下金陵拒敵。他聽說李白隱居在廬山,三次派人帶了重禮,請李白下山參加幕府。李白本有報國的熱情,又覺得難以推辭邀請,終於踏上了征途。那時他寫了一些詩,豪情滿懷,慷慨激昂,要手執寶劍,斬殺逆賊。
不久,太子李亨接位為唐肅宗,害怕弟弟永王跟自己爭奪王位,發兵攻打。永王很快就兵敗被殺。這樣,永王手下的人大多受牽連。李白在彭澤被捕,雖然有很多朋友營救他,沒有被殺,但仍然得了個“流放夜郎(在今貴州遵義一帶)”的刑罰。他只好乘了一隻小船,溯江而上,向三峽駛去……一路上,許多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都關心着李白的命運。
公元759年二月,李白進入三峽。一天,傳來了一個大喜訊:由於立太子和關內大旱,唐肅宗下令大赦,赦免的名單中有李白的名字!李白立刻從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調轉船頭,向下游江陵飛快駛去。此刻李白興奮暢快極了,望着兩岸群山,眼前激流,唱出了千古傳誦的《早發白帝城》之歌: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即使經歷了這次嚴重的挫折,李白的報國之志依然不滅。但朝廷不想起用他,他便到五松山下料理家事,讓兒女與農家結了親,然後打算參加太尉李光弼的部隊,再次從軍。可是,當他趕到金陵時,突然病倒,後來就在當塗(在今安徽)他族叔李陽冰處去世了。
來自:一品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