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試 | 免費起名大全 | 每日一簽 |

古代科舉分文、武科考試時間為三天考題量大且雜

現在的位置:靈狐算命 - 免費算命 - 古代故事
古代故事

古代科舉分文、武科考試時間為三天考題量大且雜

古代科舉分文、武科考試時間為三天考題量大且雜

■古代科舉場面。

科舉,是中國最早的“高考”,始於隋朝。狀元,這一至今仍充滿魅力和活力並為眾人羨慕的名詞,則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發明和創造。

什麼是“科舉”

“科舉”為分科舉人(選拔人)之意。我國真正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文帝楊堅,繼行於隋煬帝楊廣。隋朝統一全國后,隋文帝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隋煬帝愛好文學,置進士科,以“試策”取士,這是後代科舉考試文字的開始,又設明經科,這標誌着科舉制正式誕生了。

從史書上看,楊廣推廣科舉選仕制度,並非是政治作秀。當年確實是出於選拔優秀人才的需要。到了唐代,科舉場上走出了“狀元”。進士第一就是狀元,用今天的話來說是考場上的冠軍。這一至今仍充滿魅力和活力並為眾人羨慕的名詞,則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發明和創造。此後,“狀元”就成了優秀學子的代名詞。

具體說,古代“高考”成績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稱“三鼎甲”,都賜“進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據官場需要),都賜“進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賜“同進士出身”。

古代科舉考試的規矩很多,而且相當複雜。完整程序有鄉試、會試、廷試,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級考試。大家熟知的,是考試地點設在各省的鄉試。鄉試也稱鄉闈,通過鄉試即為“中舉”,成為舉人。從形式來說,鄉試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國的“全國普通高校統一考試”。

古代科舉分文、武科

如同現在名列前茅不容易一樣,古代的狀元更難考取。所以,古代的狀元多是貨真價實的滿腹經綸之士,連皇帝也喜歡把女兒嫁給狀元郎。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恢復“高考”后,很長時間內是全國萬萬千千的考生同考一張卷子。古代的科舉一開始也是這樣,實行全國統考,多數年代都是一榜取仕。但自古江南出才子,北方讀書郎在科舉場上,整體上顯然是考不過江浙秀才的。後來出於公正、平衡和照顧起見,最後一輪的“總決賽”殿試,有的朝代,如明朝就分出了南、北不同的考題和考試時間,出現南卷、北卷之分,甚至有南、北、中三卷之分。

現在的高考分為文、理科,古代的科舉也分科,有文、武科之異。因此,有文狀元、武狀元之別。據考證,中國古代第一個武狀元名叫薛奕;有名的文狀元就太多了,如唐代大詩人王維、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清末實業家張謇,都是狀元出身。

科舉要背多少書

據統計,考生們要背誦《論語》、《孟子》、《詩經》、《禮記》、《左傳》,共40多萬字,全部都要精讀背熟。此外,考生們還要看相當於原文幾倍數量的註釋,還有其他非讀不可的經典、史書、文學書籍等。

古代“高考”需要學習的科目主要有書、詩、論、賦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試帖詩、經綸、律賦。八股文的題目主要摘自“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試帖詩是詩體的一種,考試時以古人某一詩和成語為題,並限定某一韻腳,以歌頌朝政為內容,作出詩來。

考試時間為三天

在古代,考試時間也是十分固定的,但並不限於一次考試,有的朝代有春考、夏考之分。最後決出狀元的“殿試”,一般安排在三月里的春天,即所謂“三月廷試”。

古代的考試時間,一般也分為三天,但不是像現在這樣連着考,而是中間空出兩天。明、清兩朝,鄉試時間在陰曆八月份,會試在陰曆二月份,殿試在三月份。鄉、會兩試的時間定在當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

江南鄉試多在秋季舉行,所以又叫“秋闈”。每闈三場,每場三晝夜。由於中間要兩次換場,因此實際是九天七夜。

第一場考的是八股文,是從四書五經裡邊選擇材料來出題的。第二場考的則是官場應用文,分上下往來的公文和根據提供案例來撰寫司法判文兩種。第三場考策問,涉及的是具體的國計民生問題,要求考生給出對策和辦法。科考在當時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為確保考試順利進行,開考後號舍就會上鎖,其間無論發生什麼事,即便是發生火災,燒死考生也不能開鎖。

當時的號舍一律南向成排,長的有近百間,短的也有五六十間。巷口門頭大書某字號,備置號燈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間行路,白天飲水之用。考試期間伙食由考生自備。因為鄉試時間較長,加上天氣悶熱,飯菜很快就會變質,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帶乾糧充饑。

考題量大且雜

對於試卷的類型,各朝代是差不多的。各朝所考科目總的變化也不大,但題量很大。根據所選科目的不同,要完成相應的考卷,才有可能考取功名,表面看比現在的高考試卷簡單,看似只寫作文,實則更複雜,是一考定終生。因為考題量大,時間長,時常會發生“考死”考生的事件:有的學子無法忍受折磨,投水自殺、懸樑而去。

當時預防作弊的相關措施很嚴格,考場是封閉式的,一排排號舍把考生隔開。

號舍左右兩壁磚牆在離地一二尺之間,砌出上、下兩道磚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層木板。白天考試,上層木板代替桌案,下層木板為坐凳,供考生坐着答題,夜晚取出上層木板併入下層,用來當睡覺的床。但因號舍長度只有四尺,相當於1.33米,人睡下去連腿都無法伸直。而且號舍沒有門,考生需自備油布做門帘以防風雨。

由於秋闈時天氣非常炎熱,考生們吃住全在狹小的號舍里,因此,經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導致意外死亡,還有的則是被藏在號舍屋檐等處的毒蛇咬死。

古代考生很辛苦

學生家長和教育人士這些年一直在呼籲為學生減負。其實,這一心愿已喊了一千多年。古代的高考同樣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如現在家長陪考、送考一樣,古時父母也是很盡心的,那是孩子通往仕途的唯一通道。

在古代,學生光看書是不行的,得把四書五經這樣的經典給背出來、熟記於心,甚至某句話在某頁某行,都得一清二楚。古人高考還要毛筆字漂亮,但那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學習多年的成績啊,比現代的學生要痛苦多了。

就明清規定而言,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參加鄉試的,首選得通過小試,即俗稱的童子試,成為秀才后才有可能。秀才還要通過歲試、科試,才有資格參加鄉試,科試在鄉試之前舉行,可以看成是鄉試的預考。通過科試的秀才被允許參加古代的“高考”鄉試。如果科試沒有通過,則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補考的機會,稱為“考遺才”。

通過鄉試,成為舉人,便可以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了。因為會試的考場設在京城,故有“進京趕考”一說。通過會試的考生,稱為“貢士”,獲得參加最後、也是最高級考試廷試的資格。

古代就有封卷制度

現在高考規定有嚴格的封卷制度,每場考試一結束便彌封考卷,以防止考試閱卷出現人為弊端。實際上,這種封卷制度在古代“高考”就早已有之。

史籍記載,我國古代科舉封卷制度起始於宋朝。據《宋史·選舉》說,宋太宗淳化年間,為“革考官窩私之弊”,採用監丞陳靖的建議,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時在試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貫,決定錄取卷后再拆開彌封。

具體做法是:試卷都要糊住姓名,這叫“彌封”。方法是在試卷交上來后,先由彌封官將卷面摺疊,封藏應試者的姓名,編上紅號;然後由謄錄人員將試卷用硃筆謄寫,稱為“朱卷”,將它送考官評閱。放榜的時候,按取中的“朱卷”紅號調取“黑卷”拆封,最後唱名寫榜。

同考官就是副主考,如果他中意哪份薦卷,會在卷上批一個“取”字——現代高考所謂“錄取”一詞,大概就是這樣來的。批了“取”字的卷子會被送給主考官,由主考官最後定奪考生的命運。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則會在試卷上批一個“中”字——“考中”的由來,應該源於此。

和今天一樣,歷朝歷代的閱卷時間都是有嚴格規定的,要求在一定時間內閱評完畢。以清代為例,閱卷時間規定是10天。這10天還包括之前彌封、謄錄、對讀的時間。其間的吃請又會用去不少時間,所以真正的閱卷時間相當緊張,不過三四天而已。因此,那時考官一般一天要評閱二十本試卷,多的三四十本。普通閱卷人員要閱的卷子就更多了,所以大都是超負荷工作。由此可見,在沒有現代電腦輔助閱卷的古代,閱卷人員根本沒有時間仔細閱讀每份試卷。

為了加快閱卷速度,按時完成朝廷規定的工作,閱卷人員也是想盡辦法,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也就是重點看考生的頭場卷子,此即古人所謂“止閱前場,又止閱書義”。

一般情況下,如果考生的頭場卷考得好,閱卷時得了“高分”——好評語,基本上榜便有戲了。可如果頭場考砸了,即便后兩場發揮再好可能也會名落孫山。所以那時的考生都特別看重頭場考試答題。

追溯起來,宋代的“糊名考校”法顯然當算是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了。

允許落榜生查卷

可以說,古代閱卷的主觀因素比現代要多,對考生的成績影響很大,有不少落榜生是被不負責任的閱卷人員誤了前程的。因此,有的責任心強的考官會抽查未考中的“落卷”,主考官也有權力調閱副主考官未“取”的薦卷進行複核。

此外,還有一條比較人性化的規定——允許落榜生查卷,這也是監督閱卷人員的一種好辦法。如果把優秀的卷子評差了,考生一旦上訪,麻煩就大了,責任人是要被朝廷治罪的。

閱卷期間,墨卷一直存放於外簾,由外收掌保管。等閱卷工作全部結束后,對照錄取的朱卷,調出原卷,查出考生的個人信息,填寫榜名。接下來就是錄取的放榜時間了。在放榜以後,將錄取的朱卷和墨卷重新套合,解送禮部(相當於今教育部)複查。

這個時候,落榜的考生便可以查卷了。一般在考試成績張榜公布后10天內,落榜考生都可以查看自己的試卷。落卷上會有考官的閱卷批語,一看就明白為何未被錄取,也算死個明白。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1 算命網站 (v.8s8s.net) 古代科舉分文、武科考試時間為三天考題量大且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