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傳說:董永廟的變遷
董永傳說:董永廟的變遷
小董村的董永廟歷史悠久,建造精美,規模宏大,但卻名不見經傳。查閱明、清兩代的府志、縣誌,不光所有城鄉的大寺大廟包攬無餘,就連荒村野徑的小廟小庵也都歷歷在冊,毫無遺漏,但唯獨找不到有關董永廟的任何記載,豈非咄咄怪事?其實,看怪不怪,這裡面大有故事。要想知道它的千古謎底,那就得從董永廟的變遷說起。 現在的小董村在春秋戰國時期地屬晉國。晉國太史董狐的一個兒子董高為逃脫追殺,飛馬避禍,從山西逃到懷川,定居此地,繁衍成村。在秦朝末年,漢王劉邦派遣大將樊噲領兵攻打內都(今博愛縣內都)秦守將竇將軍,內都城高池深,久攻不克。樊噲敗退到小董村休整。董氏族人深受秦害,一致擁護漢王義兵,族中智慧長老董水老人指點樊噲在村北五里處利用叢林擺下了迷魂陣,以避開秦軍騎兵的優勢,充分發揮漢軍勇於近戰肉搏的長處。樊噲派了一支小部隊前去引誘竇將軍前來。竇將軍中計,率領全軍追擊漢軍,陷入了迷魂陣中,秦軍感到暈頭轉向,天昏地暗,左衝右突,不得出來,被漢軍和老百姓重重圍困了起來。小董村中的董氏族人手拿鋤頭、鐵杴,紛紛參戰。婦女烙麵餅、燒熱湯,男丁抬擔架、運給養,男女老少齊上陣,幫助漢軍將秦軍分割包圍,徹底殲滅。樊噲攻入了內都城,繼而佔據了河內郡。樊噲為酬小董村董氏族人之功,就將從內都城繳獲財物的一半犒賞三軍,一半送給小董百姓。小董百姓堅辭不受。樊噲剛烈豪爽,過意不去,就託言半夜做夢,得到董狐謀略,方成此大功,要為董狐修“良史堂”以謝小董百姓。建成了“良史堂”大殿後,還餘下了一些財物,老百姓就在智慧長老董水老人的主持下,在迷魂陣旁修建了一個樊噲廟,以謝樊噲。直到今天,樊噲廟和迷魂陣遺迹猶在,可供人懷古憑弔。 董永是土生土長的小董人,生活在西漢成帝劉驁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至東漢章帝劉炟建初四年(公元79年)之間。 東漢光武帝劉秀未登基前,被王莽追趕,董永曾掩護劉秀為其治病療傷。劉秀登基後為謝董永救駕之功,重提董永三十年前賣身葬父的舊事,封董永為天下孝子之楷模,將小董村賜名為大董鎮。大董鎮驟然繁華,聲名顯赫。董永利用御賜財物在“良史堂”前又蓋三間大殿,稱為中拜殿,殿內敬奉董氏列祖列宗和董永的父親董秀與母親劉氏的牌位,從此建起了董氏家廟。建初六年(公元81年),董永的兒子琢兒領工,在董氏家廟前又蓋了三間大殿,稱為前拜殿,殿中彩塑董永和張七姐並肩端坐的神像,供後人敬奉。 唐玄宗天寶九年(公元750年),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從山東祭孔廟回京城長安,路過懷縣,為董永與張七姐忠貞愛情感動,來大董憑弔懷古,向董永和七仙女上香供祭,以求朝朝暮暮、日久天長。董永廟前有連枝的兩棵古槐,被人稱為連理槐。李隆基和楊貴妃觀看連理槐,見景生情,吟出了“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千古愛情名句。楊貴妃曾手指張七姐塑像撒嬌,問唐明皇,二者相比,誰人更美?瀆犯了神靈,果然楊貴妃後果不祥,六年後御林軍做亂,被弔死在了馬嵬坡前。 宋太祖趙匡胤當年落難之時,在開封打死了人命,連夜奔逃,藏匿在董永廟中安身,不幸患了傷寒,水米不進,昏迷不醒。幸得守廟的董氏老人端葯喂湯,百般照料,方得痊癒。後來趙匡胤在董永廟裡又與柴榮、鄭恩三結義,以此為人生轉折點,走上了打天下的道路。趙匡胤登基后,為感董永廟救命之恩,託言董永和七仙女神仙顯靈護駕,傳旨大修董永廟,重塑了董永和七仙女金身。在廟前開闢廣場,建了舞樓,派官四時祭祀,唱戲酬神。在良史堂後面,增建了高台暖閣,供奉玉皇大帝塑像,稱為玉皇閣。又開闢了左、右兩跨院,左建火神殿,右建大王殿,以保佑董永廟不受水火之災。在右跨院西廂,又建了孫真人祠,以表藥王送葯救駕之功。整個廟院結構嚴謹,規模宏大,佔地足有十餘畝。 宋太祖趙匡胤為了保護董永廟不再受沁河水患,拔下專款,指令地方官知縣候紹曾修築大董鎮城牆。歷時兩年,方得竣工。牆為土築,門為磚砌。周圍四里九十九步,牆高二丈三尺五,寬一丈二尺五,護城河深丈二,寬一丈六尺。有六個城門:東為朝陽,西南為棲霞,西為風調,東南為雨順,南為永安,北為永春。永安門南鄰沁河為頭,永春門北倚太行為尾,其它四門為足,整個城鎮為金龜探水之勢,據碑記載藍圖為宰相趙普所繪製,通盤策劃。每個城門口青石鋪路,能並排行駛兩輛牛車,每扇城門包裹厚鐵皮,鐵釘有木碗般大小,用粗檁當門閂,十分堅固。據記載,當時的武陟縣城周圍為四里七十七步,只有臨沁、望行、永賴三門(北枕沁堤無門)。鄰近的修武縣城周圍四里,原武縣城周圍四里九十八步。而大董鎮城牆周長比武陟城多二十二步,比修武城多九十九步,比原武城多一步,由此可見大董鎮當時規模之大(公元20世紀五十年代拆城門,七十年代平城牆,八十年代填城河,現在仍能看出護城河的遺迹)。 趙匡胤還為董永廟鑄了一口大鐘,大鐘有一人多高,兩個人伸長胳膊合抱不住,重約三千多斤,鐘聲能傳二十里開外,堪稱鎮廟之寶。(此鍾在1943年秋被日寇砸碎運走。) 元末,朱元璋領兵來到董永廟時,看到了董永和七仙女的塑像,聽到了七仙女的傳說,心中暗想,自己和馬皇后不過自稱是玉皇大帝身後的金童玉女下凡,天權神授,建立了大明。而董家竟敢自稱是玉皇大帝的至親外孫,竟敢和玉皇大帝攀親戚,我這皇帝豈不成了董家的家奴?他不由心頭大怒,要殺董家人,火焚董永廟。劉伯溫在旁勸朱元璋道:“董永後人大逆不道,冒犯了天威;但董狐遠在春秋,晉之良史,燒之無名。”朱元璋想了想,就揮了揮手,單單留下了良史堂。劉伯溫在東牆上題詩一首,暗示百姓,不要拾取明軍所棄錢財,以免誅殺。整個明代,老百姓不敢再公開提起董永廟,只說是董廟或小董廟了。 明朝崇禎皇帝的叔父朱常煬看到國勢維艱,朝不保夕,認為可能是因為先祖朱元璋得罪了玉皇大帝所致,為了替先祖贖罪,就攜巨資從北京來到小董村,修復了董永廟,重新供上了玉皇大帝和董永、七仙女的塑像,明朝滅亡后,朱常煬在董永廟裡剃度出家,當了和尚,並在左跨院里修蓋了僧房,改名換姓,長期在此隱居,死後用大缸相對,埋在了火神殿東山牆下。 大清朝標榜以孝治天下,在官府的支持下,小董村曾一度更名為孝董鎮,意即漢孝子董永居住之地。據現存十五通殘碑記載,董永廟曾於康熙46年、乾隆56年、道光12年、20年、29年多次整修,規模逐漸擴大,殿宇日益增多。增修了佛殿,供奉了佛像,老百姓稱為“百爺廟”,文人以此諧音寫成了“北嶽廟”。 李棠階是南保封村人,與小董村相距不過20多里。李棠階從小在武陟河朔書院上學,與小董四街的孫峻峰是情投意合的結拜兄弟。李棠階成名 后,曾給清朝咸豐、同治、光緒三個皇帝當過老師,號稱三代帝王師,官做到了極品,聲名非常顯赫。而孫峻峰雖飽讀詩文,滿腹經綸,卻不願為官,在家閑居,當了董永廟的會首。 同治二年春,李棠階來小董看望孫峻峰,為孫峻峰留下墨寶:“峻峰四兄雅正:五畝栽桑五畝種竹,半日養氣半日讀書。 李棠階 同治二年春。” 二人同游過董永廟后,李棠階感慨不已,就掏出了一迭銀票執意送給了孫峻峰,要孫峻峰整修董永廟,特意交代要將前戲樓從新蓋起。在會首孫峻峰的主持下,董永廟被整修一新,在廟前新蓋了一座大戲樓與左右陪樓共十三間,新樓巧奪天工,氣勢輝宏,堪稱當時全縣之最。從此,小董地區就留下了這樣一首民謠:“樊噲建廟劉秀修,趙匡胤築城金龜頭,朱元璋放火燒了廟,李棠階助銀又蓋樓。”民謠生動地概括了董永廟的興衰歷程。 現在村裡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還都難以忘記董永廟的建築格局。此廟位於村東北隅,座北向南。正對山門三十六米處舞樓高聳,與山門相對。舞樓背後是一里多長的東西大街,樓下開門,正對名叫董永路的一里多長的南北大道,直達沁河大堤。舞樓兩側各建有陪樓與舞樓相通,為演員化妝與放置衣箱、道具之所。這三座樓與山門兩邊的鐘樓、鼓樓之間,形成了一個廣場,是村民集會、娛樂的地方。 過了山門,就踏上了玉白石砌成的單孔拱橋,橋長3米,寬2米,過橋后約3米,就踏上了前拜殿的青石台階。前拜殿名叫天仙殿,殿內有董永和七仙女的塑像。再向北6米是中拜殿,也叫董家廟,殿內原擺有董氏列祖列宗和董永父母董秀與劉氏的牌位。再向北10米是后拜殿,也叫良史堂,內有董氏先祖、晉良史董狐的塑像。堂后北牆內建有高台暖閣,內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北牆與良史堂之間形成一個正方形院落,院內平鋪方磚。院東西兩側各有月亮門。 出東月亮門,北面建有火神殿,內有火帝真君與火族諸神塑像。東廂房是僧房和值事房,形成一個南北長的左跨院,是僧人住所和會首辦公之地。 出西月亮門,北面建有大王殿,也叫河神廟,內有沁河大王和水族諸神塑像。西廂房依次有孫真人祠和廣生殿,形成了南北長的右跨院。 整個廟院全部青磚鋪地,南北長126米,東西寬58米,總面積7308平方米,房屋有59間。廟院內楸桐茂盛,松柏參天,連理槐引人注目。各大殿斗拱飛檐,雕樑畫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