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聰明

冉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聰明

冉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聰明

冉姓的來源

一、來源有六。

1、源於高辛氏,出自帝嚳之後,屬於以古部落名稱為氏。

據《元和姓纂》所載,帝嚳為炎帝部落聯盟首領時,其屬下聯盟是由八個大部落組成的,其中即有冉氏部落。冉氏部族人世代為冉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2、源於姬姓,出自季載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姓氏考略》、《姓氏尋源》等所載,周文王第十子季載,封於冉(一作聃,故城在今湖北荊口縣那口城),春秋時滅於鄭,子孫以國為氏,或說聃去耳為冉;西南地區土家族冉姓是冉閔後代,是北宋時期從北方遷至此處。

3、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叔山冉,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叔山冉的後裔子孫形成兩支姓氏,一支仍以父姓為叔山氏,一支以父名為冉氏,叔山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山氏,世代相傳至今。

4、源於羋姓,出自戰國時期秦國太后羋八子之弟魏冉,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史書記載:“秦之穰侯魏冉,原為羋姓,改姓魏。”

魏冉,亦稱秦穰侯,他是著名的秦國宣太后羋八子的異父弟弟。在魏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冉氏、魏氏、羋氏、陶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5、源於羌族,出自漢朝時期西南夷冉國,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漢書·顏師古注》中記載,唐朝時期,四川夔州(今重慶奉節)、開州(今重慶開縣)、汶邑(今四川茂汶)土著羌族中,有許多漢朝時期西南夷所建古冉國遺民,在冉國遺民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世代稱蚺氏、冉氏者,後皆稱冉氏,是今天少數民族羌族中的大姓之一。/古典星座網/suanming/

6、源於土家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鄂、川、湘交界地域的土家族中多有冉氏,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冉氏,或由漢族人融入土家族時帶入的姓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二、遷徙分佈,聚集地

古冉國

古冉國所在地有眾多版本,有說在今湖北荊口,有說在今湖北荊門,也有河南平輿、河南開封、四川茂縣之說。

聖門五賢

雖眾說紛紜,但我們通過冉姓在周初得姓之後的當時史料判斷,整個冉姓家族卻主要是活動於現在的山東境內。在春秋時代,至聖先師孔子的眾多弟子中,就有五名冉姓弟子,並稱聖門五賢。他們是:冉求、冉孺、冉雍、冉耕、冉季,個個出類拔萃,千古流芳,而且他們五人統統都是魯國人,是故後世冉姓郡望有東魯之說。

繁衍播遷

歷秦漢以降,冉姓人逐漸由山東播遷於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北方大地,並有一支山東冉氏家族播遷到湖南的漵浦等地繁衍,後昌盛為當地大族,古代此地屬武陵郡,故後世冉姓有以武陵為其郡望堂號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繁衍於今河北臨漳的冉姓也呈現出族大人眾的興旺局面,昌盛為冉姓魏郡郡望。其中在十六國時期建立過魏國的冉閔便是此一郡望之傑出代表。另據《華陽國志校注》所載,夔州、開州西南夷首領多冉姓。唐宋之際,還有夔州雲安(今重慶雲陽)人冉實、冉祖雍父子以及巴東(今重慶奉節)人冉安昌見諸史冊。唐末五代時,有重慶之冉姓播遷貴州。宋末元初,北方冉姓已播遷於今安徽、江蘇、江西、湖北、湖南等長江中下游省份。

明初,山西冉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湖南、湖北、陝西、河南、山東、河北、安徽,甘肅等地。明末滿清軍隊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銳減,以後的湖廣填四川,有湖北、湖南之地的冉姓遷於今四川、重慶。清康乾年間以後,有河北、河南、山東之冉姓闖關東進入東北。如今,冉姓在全國分佈較廣,尤以四川、重慶兩地多此姓,約佔全國漢族冉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九,另貴州、河北亦多此姓,上述四地之冉姓約佔全國漢族冉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九。

三、郡望堂號

郡望

東魯郡:泛指今山東濟南、泰安、兗州等地。

武陵郡:漢代置郡,治所在義陵(故城在今湖南漵浦南),轄境相當今湖北長陽、五峰、鶴峰、來鳳重慶的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等縣,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貴州東部及廣西三江,龍勝等地。

魏郡:漢代置郡,治所在鄴縣(故城在今河北臨漳西南),轄境相當今河北武安以南,涉縣以東,山東冠縣以西,河南滑縣以北地區。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

堂號

武陵堂:以望立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魏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漳堂。

南面堂:孔子弟子冉雍,氣量寬宏,沉默重厚,孔子誇他有人君風度,“可使南面”。

迎聖堂:孔子弟子冉求,性謙遜,多才多藝,知兵,曾任左統帥,大敗齊師,將流亡在外十四年的孔子迎回魯國。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姓氏起名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