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石出血
【鞭石出血】
唐·歐陽詢等編修《藝文類聚》卷六引《三齊略記》:“(秦)始皇作石塘(塘,堤;又作橋),欲過海看日出處。時有神人,能驅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輒鞭之,皆流血,至今悉赤。陽城山石盡起立,薿薿(音nini)東傾,狀如相隨行。”南朝·梁任昉《述異記》亦有此說記載.
古時,秦始皇架橋要到東海之上觀日出,有一神人來幫助架橋。賺石頭下海時太慢,就以鞭撻驅趕,石頭竟至流出血來。這個近似神話的故事,反映了秦始皇驕橫殘暴,為所欲為.
后常用以比喻雄奇神威或橫暴恣肆的行為。
唐·李白 古風四十八《秦王按寶劍》詩:“秦皇按寶劍.赫怒展威神。逐日巡海石,驅石架滄津。”“逐日”兩句,正是暗用架橋觀日,鞭石出血的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