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打獵的故事傳說
康熙打獵的故事傳說
我國歷代封建帝王都喜歡打獵,清代康熙皇帝也不例外。據民間傳說,康熙皇帝上五台山禮佛,住台麓寺行宮,黃昏時分來到這裡,一隻斑斕猛虎從對面的山上一步一步走下來。康熙見了,問隨身的侍衛:“老虎吃人不吃人?”侍衛回答道:“吃人是老虎的本性。”康熙聽了,便從侍衛手中取過弓箭,射死那隻老虎。虎死後,康熙立即責備隨身的侍衛:“你們遇事就不動腦子,一般的老虎應是從山上竄下來,而這隻老虎是一步一步從山上走下來的,很明顯這隻老虎是前來迎駕的,你們怎麼說是傷害人的?”侍衛們一聽覺得有道理,為了向這隻老虎表示歉意,把死後的老虎抬進寺內庭院里,在特製的木架上供起來。
供桌上香煙繚繞,供品堆積如山。並將紅崖村改為射虎川。當老虎肌肉腐爛后,取出爛肉,以草填之,眼嵌玻璃球,移到天王殿內展出,栩栩如生,這就是“射虎川”的由來。
《山西歷史地名錄》也有這方面的良載: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883年)帝西巡經此(指台麓寺),忽遇一虎,親挽雕射之,虎應弦而斃,因名射虎川。
據《聖祖實錄》記載,康熙在他晚年時,公布過一個打死野獸的數字:“虎一百二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十、麇鹿十四、狼九十六、野豬一百三十二……”照此數字,他真可謂是一個武松式的“打虎英雄”了。
其實這個數字是真實的,但不是康熙一個人打死的,據跟隨在康熙身旁的西方傳教士南傳所寫的《韃靼旅行記》,泄露了天機。書中記錄了康熙二十一年的一次打獵情況。
首先,康熙從御林軍中挑選三千名弓箭手,他們按着一定的順序和間距,列隊繞着山峰,向兩側擴展,圍成一個直徑三里的環形。等所有的位置固定以後,全體成一條線向前進。前面無論是谷澗,還是荊棘深叢,甚至是險陡的山崖,任何人都必須攀涉,不準左右串動,離開隊伍。就這樣,橫越谷澗和山嶺,把獸類圍在這個環網中,再漸漸地圍到一塊沒樹木的低地。然後,三千名武裝士兵連同王侯百官,步比步,肩比肩地窮追那些從洞穴中,從棲息地趕出來的獸類。那些獸類東竄西逃也找不到逃路,終於力竭就捕。用這種辦法,僅半日間就抓住三百多隻牧鹿、狼和狐狸以及其它野獸。
很明顯,康熙打獵,是把眾人圍獵之功,記在自己一個人身上了。
來自: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