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戰蚩尤
黃帝戰蚩尤
黃帝戰蚩尤是中國上古神話 的典型代表,屬於上古戰爭神話的範疇,這場戰鬥十分激烈,涉及風伯 、雨師 等天神 ,而風 、雨 、旱 、霧 等氣象也成了相互進攻的利器
簡介 炎黃匯合后,一次著名的大戰發生在黃帝 和蚩尤之間: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 攻之冀州 之野。 黃帝與蚩尤
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女魃,雨止,遂殺蚩尤。(《山海經·大荒北經》)
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 之野。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人皆惑,黃帝乃令風后 法斗機作指南車 ,以別四方,遂擒蚩尤。(《太平御覽》 卷十五引《志林》)
蚩尤屬於南方的苗蠻部族,他有81個銅頭鐵額的兄弟,這可能是暗示他們的軍隊已經裝備了金屬 盔甲,一些文獻上提及蚩尤冶鍊金屬作兵器 ,這與當時冶金術 的發展程度是相適應的。這場戰鬥十分激烈,涉及風伯、雨師等天神,而風、雨、旱、霧等氣象也成了相互進攻的利器。這兩則神話不僅涉及古代的祈雨、止雨巫術,還涉及一些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發明,內涵較為豐富。
黃帝正是在對內兼并和對外抗禦的兩場戰爭之中,大顯神威,確立了他作為中華民族 始祖的形象。出於對中華民族始祖的愛戴,後世又把許多文化史上的發明創造,如車、陶器 、井 、鼎 、音樂 、銅鏡 、鼓 等,歸功於黃帝,或是黃帝的臣子。黃帝在神話中又成了一個善於發明創造的文化英雄。
黃帝其人黃帝葬於橋山 陝西省中部,有個黃陵縣 ,黃陵縣城北有座橋山 ,橋山頂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 。這就是傳說中的中華民 黃帝陵
族祖先黃帝的墓。人們稱它為黃陵 ,因此把這個原稱為“中部”的縣,改名為黃陵縣。黃帝陵 壯麗威武,古書記載說,它座山環水:“其山勢如橋,沮水環繞之”。黃陵的周圍是峰巒起伏的陝北高原 ,山上古柏 成林,鬱鬱蔥蔥,參天聳立,象徵著中華民族的古老、挺撥、蒼勁。這座黃帝陵漢朝 時就已存在了。司馬遷 的《史記》 記載說:“黃帝葬於橋山”。中華民族的象徵 《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 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於軒轅之丘”。凡是中華兒女 ,都把黃帝和炎帝 並稱為自中華民族的始祖 ,即華夏兒女,炎黃子孫 。魯迅 先生也把黃帝作為偉大的民族象徵。他在一首詩中說:“我以我血薦軒轅”,就是說要用自己的鮮血來保衛中華民族。近年來,每逢清明節 ,中國人民紛紛來到黃帝陵,以崇敬的心情,拜謁這位民族之祖。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 來到大陸,差不多也都要到這裡來尋根,表示後代對祖先的敬意。人們都把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悠悠五千年過去了,黃帝的形象一直激勵着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為人類 作出更多的貢獻。部落聯盟首領 用科學 的觀點來解釋,大概黃帝是屬於中國原始社會 末期父系氏族公社 時代的一位部落聯盟 的首領。當時還是部落、氏族 聚居的狀況,階級 和國家 還沒有產生。黃帝的部落聚居的地方,歷史記載各有不同。有的說,黃帝曾居住在河北涿漉縣的山彎彎里,史書上叫做“涿漉之野”。也有的說,他的部落居住在今河南新鄭 一帶,名曰“軒轅之丘”。這說明當時大約還沒有完全定居,部落經常遷徙,黃帝部落大體活動在今天陝西 、河南、河北沿黃河 一線。人文之祖 在傳說中,黃帝是個非常聰明能幹的人物。他既會推算天文 ,制定出中國最早的曆法 ,又會製造車、船 黃帝畫像
和指南車。他還精通醫術,和神醫岐伯 一起研究出一套診治方法。他和岐伯關於醫學的對話,被後人編成中國最早的一部醫書《黃帝內經》 。黃帝的妻子嫘祖 也很能幹,她教人民養蠶,總結出一套喂蠶、繅絲 、織帛的經驗。從此,人們既會制衣,又會作冕,還能製鞋,從上到下都裝束起來,徹底改變了上古時代 穿樹葉獸皮的原始習慣。古代的人 受飲水限制,居者靠河流,牧者逐水草,很不方便。黃帝發明了井,人們才有可能到遠離河流的地方去開發。當時的人還不會蓋房子,穴居野處,構木為巢;又是黃帝教給人們“伐木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黃帝手下集中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他們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比如,文字學家倉頡 ,造出了象形文字 ,音樂家伶倫 分出十二音階,配成樂曲;精通數學的隸首 ,制定了各種度量衡 等等。當然,這些發明,摻雜着許多神話傳說的成份,實際上任何一項發明,都絕不會是一兩個人的功勞。歷史上的這些記載,只不過反映了黃帝那個時代祖先的聰明才智。黃帝,因為是古代學者一致承認的華夏始祖,所以人們就把一切文明制度都推源於他,被譽為華夏的“人文之祖”。
蚩尤其人戰神 上古時代九黎族 部落酋長 ,中國神話中的戰神。原為炎帝臣屬,炎帝被黃帝擊敗后,蚩尤率八十一個兄 蚩尤
弟舉兵與黃帝爭天,在涿鹿展開激戰。傳說蚩尤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善於使用刀、斧、戈作戰,不吃不休,勇猛無比。黃帝不能力敵,請天神助其破之。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黃帝所殺,帝斬其首葬之,首級化為血楓林。后黃帝尊蚩尤為“兵主”,即戰爭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 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諸侯 見蚩尤像不戰而降。後來人們為了歌頌黃帝,便醜化蚩尤,把他論為妖魔、邪神 形象。神農氏世衰 蚩尤見之正史,載於《史記·五帝本紀》黃帝紀。因其有與黃帝爭戰失敗的經歷而聞名。歷代史家為作之作注。裴駰 撰《史記集解》引應劭 曰:“蚩尤,古天子”;又轉達引《漢書音義》臣瓚引《孔子三朝記》云:“蚩尤,庶人之貪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說法。之後,司馬貞 撰《史記索隱》,對“天子 ”與“庶人 ”兩說提出質疑。先引太史公 原文“諸侯相侵伐,蚩尤最為暴”,析其意,蚩尤非為天子,又引《管子·地數篇》所言“蚩尤受廬山 之金而作五兵”,說明蚩尤並非庶人。進而提出“蚩尤蓋諸侯號也”之說。
然則,張守節 撰《史記正義》,引《龍魚圖》云:“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慈仁。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以仁義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嘆。天遣玄女 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沒后,天下復優亂。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
引述這一夾雜神話的民俗 傳說,顯然對“諸侯”“天子”“庶人”諸說都有否定之義。因為,僅是一幅遺像便足以使“八方萬邦皆為弭服”,其威風遠非一般諸侯可比,亦非庶人可及。然而,又有天遣玄女助黃帝而非助蚩尤之說,可見蚩尤亦與“天子”無緣。諸學者之所以把“天子”“庶人”“諸侯”等概念硬往蚩尤身上套,明顯是局限於周秦封建社會 結構模式的認識框架,因而不能正確詮釋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蚩尤身份及這一概念的社會歷史的內涵。
蚩尤所處的時代,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正值“神農氏 世衰”之時。
完整故事涿鹿大戰 數千年前,中國黃河、長江 流域一帶住着許多氏族和部落。其中黃帝是黃河流域 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 傳說中的逐鹿大戰
領。另一個有名的部落首領叫炎帝。炎帝部落中有一個支系,為九黎族,他們的首領名叫蚩尤,十分強悍。
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個個獸身人面,銅頭鐵臂猛無比。他們擅長製造刀、弓弩 等各種各樣的兵器。有一次,黃帝部落與炎帝部落發生衝突,黃帝贏了,炎帝歸降,但九黎部落不肯跟着炎帝投降。黃帝於是聯合各部落首領,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決戰,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戰 ”。
戰爭之初,蚩尤憑藉著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 ,連連取勝。後來,黃帝請來龍和其它奇怪的猛獸助戰。蚩尤的兵士雖然兇猛,但是遇到黃帝的軍隊,加上這一群猛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衝出迷霧 黃帝帶領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天上下起暴雨 ,黃帝的兵士無法繼續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伯”和“雨師”來助戰。黃帝也不甘示弱,請來天上的“女魃”幫忙,驅散了風雨。一剎那之間,風止雨停,晴空萬里。蚩尤又用妖術製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利用天上北斗星 永遠指向北方的現象,造了一輛“指南車”,指引兵士衝出迷霧。活捉蚩尤 經過許多次激烈的戰鬥,黃帝先後殺死了蚩尤的八十一個兄弟,並最終活捉了蚩尤。黃帝命令給蚩尤帶上枷鎖 ,然後處死他。因為害怕蚩尤死後作怪,將他的頭和身子分別葬在相距遙遠的兩個地方。蚩尤戴過的枷鎖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楓林,每一片血紅的楓葉,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跡 。蚩尤死後,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也用來恐嚇敢於和他作對的部落。後來,黃帝受到了許多部落的支持,漸漸成為所有部落的首領。
典籍記載蚩尤與炎帝 《路史·蚩尤傳》說:“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炎帝與蚩尤均由神農氏族發展而來,同屬農耕部澆聯盟。炎帝部落為神農氏族之直系後裔,仰成於其先祖神農氏發明耒耜 功績之餘烈,得以居逐耕部落聯盟之首,而稱“炎帝”。炎帝與神農氏既屬於兩個不同的歷史階段,故《史記·封禪書》例舉封禪大典時,將神農氏與炎帝分列先後。在《史記·五帝本紀》中,關於神農氏與炎帝的記敘非常貼近,但未予指明其間的關係。《帝王世紀》說:“神農氏作,是為炎帝”,已經注意到二者的親緣關係。《漢書·古今人表》及《易·繫辭》疏將為帝與神農氏合稱呼為“炎帝神農氏”。
《易·繫辭》疏引《帝王世紀》雲,“炎帝”之號,凡傳八世: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至帝榆罔之世,始見蚩尤部澆嶄露頭角。蚩尤部落是由神農氏族發展而來的一群農耕部落中實力最強的一個部落。其實力雄厚的原因,一是益於其居地產鹽;二是在煮鹽 的生產過程中,發明了冶鍊金屬與製作兵器。
《夢溪筆談·卷三》記:“解州鹽澤,方面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溢;大旱未嘗涸。鹵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謂之蚩尤血”。宋代解州治在今山西運城市 解州鎮。鹽澤今名解池 ,素有“國寶”之譽,有硫酸鈉 、氯化鈉 、硫酸鎂 等鹽,含鈣、碘、鉀、硼、鋰、銫、鍶等稀有元素。《太平寰宇記·卷四六》客觀存在邑縣條下記:“蚩尤天在縣南一十八里”。故安邑縣 即今縣,亦受轄於運城市。這裡曾經是蚩尤部落的居地。得鹽澤之富,蚩尤部落才有實力與黃帝抗爭。如《史記·五帝本紀》云:“軒轅 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
《管子·地數篇》說:“葛廬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是歲相兼者諸侯九。雍狐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雍狐之戟芮戈,是歲相兼者諸侯二十”。葛廬之山及雍狐之山具體所指無考。其地處當不會離今運城市太遠。或者就在其地。“金”泛指金屬,不限於黃金 。神農氏後裔 與今山西運城市相鄰的今河南三門峽 市,也是農部落的聚居中心。數千年之後,這裡仍有神農氏後裔。《史記·本周紀》載,周武王 伐紂成功,“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裴駰《史記集解》註釋:“《地理志》弘農陝縣有焦城,故焦國也”。《漢書·地理志》弘農郡,首縣弘農,治在今河南靈寶縣。陝縣今屬三門峽市。《地理志》載弘農郡“有鐵官,在黽池 ”黽池即今澠池縣 ,亦屬三門峽市。靈寶縣有金礦 ,至今仍有重大開採價值。其它如銀、銅、鐵、鋅、鋁等礦藏資源儲量也很豐富,該地區具有金屬冶鍊的必備條件。相傳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處,即在靈寶縣境內,其相對歷史年代在軒轅與蚩尤之戰後。這一地區不僅礦藏豐富,而且土地肥饒,盛產五穀林果及紫胡、天麻 、黃苓 、丹參 等中草藥,宜於農耕部落居住。
由史籍所載觀之,蚩尤部落因得鹽池 之利,金屬冶鍊之法,成為以炎帝為首的農耕部落聯盟中實力最雄厚的一個部落。蚩尤與炎帝同為神農氏後裔,顯赫者稱炎帝,失敗者稱蚩尤。關於蚩尤與黃帝之戰,載籍所見,有三種說法:一說是黃帝勝炎帝之後,再勝蚩尤而鞏固帝位,黃帝與蚩尤之戰似為黃炎之戰爭的餘波 ;另一說是蚩尤驅逐赤帝 (即炎帝),赤帝求訴於黃帝,二帝聯手殺蚩尤於中冀;三說是蚩尤作兵攻黃帝,兵敗被殺。
版本一 如《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 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 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 ,遂依附殺蚩尤”。太史公言黃帝名軒轅,國號有熊軒轅本意為車,應是指發明製作車的技術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領的名稱,如發明製作農耕工具技術 稱神農氏,發明製作捕撈工具 技術而稱伏羲氏 ,發明鑽燧取火技術稱燧人氏 然。有熊國號。當時的“國”,實為部落。熊、羆、貔、貅、貙、虎為六種獸名,應是有熊部落中六個氏族的名稱,或謂圖騰 。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 延慶縣。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縣 ,與阪泉相距不遠。版本二
見於《逸周書·嘗麥解》:“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廣平 之地曰阿。爭戰發生在涿鹿山下的開闊地帶,隅指角落,“九”意指多,並不限於具體數目八加一。“九隅無遺”是說蚩尤驅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遺地。地冀指中原 冀州。《爾雅·釋地》:“兩河間曰冀州”。郭璞 註:“自東河至西河”。當時把黃河入海處稱為東河,河套 向南流處稱西河。《周禮·職方》記:“正北曰并州”,今山西太原 、河北正定保定 皆屬之;“東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屬之。上古冀州位於幽、並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傳說蚩尤被殺之處,在今山西運城 解州。
版本三 如《山海經·大荒北經》載:“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風伯雨師是農耕蚩尤部落專司氣象的巫師 ,後為農業氣象神,立有廟,歲時奉詞。《韓非子·十過》說:“昔者黃帝俁鬼神於泰山 之上……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反映了風伯雨師與蚩尤部落之密切關係,因為農業部落生產的豐收部是與風調雨順分不開的。三說孰是,今已無考查之可能與必要。對於此類滬傳千年後才被記入載籍的史前傳說,史學家 注視的焦點,是其中透出的史影;而民族學 者關心的問題,則是該傳說反映出的族體的類型、文化特徵及其形成和衍變的過程。
戰爭結局 蚩尤戰敗后的結果,一說是被黃帝擒殺,如前引述《史記》、《逸周書》、《山海經》 所記;另一說是 山海經
受到黃帝重用,如《龍魚河圖》所言:“黃帝制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逮至秦漢 ,民間尚有以蚩尤為兵主行禮祠之俗。以致秦始皇 東遊及高祖劉邦 起兵,皆從民俗禮祠蚩尤,見載於《史記·封禪書》及《史記·高祖本紀》。
《管子·五行》亦有黃帝重用蚩尤的記載:“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蚩尤明天道,故使為當時”。“當時”是中原黃帝部落聯盟的一種公職名稱,其地位與職能約與《周禮》 中的“天官 ”相類,亦近似於後世各朝之宰相 ,是輔佐部落聯盟首領(帝)管理各部落公共事務的部宰。此處所言之“天道”,是指天文 原始社會的部落
曆法歲時月令的經驗知識。熟悉這些知識,是安排農業部落生產生活,管理好農業部落社會的關鍵。
關於蚩尤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的記載,反映了黃帝與蚩尤關係的不同階段與不同側面。“蚩尤”本是農部落的他稱,既是對部落酋長的他稱,也是對部落全體成員的他稱。蚩尤部落的第一任酋長稱蚩尤,第二任酋長亦稱蚩尤;第一代部落成員稱蚩尤,第二代部落成員仍然被稱為蚩尤。如同《大載禮記·五帝德》記“黃帝三百年”之類傳言的實際內涵。把黃帝與蚩尤的戰後關係放到原始部落戰爭的歷史 背景中去認識,殺戮是不可避免的,斬盡殺絕又是不可能的,最終只能是讓戰敗的部落在服從的條件下保持原狀生活下去。
中華三始祖蚩尤亦是始祖 那麼,為什麼人們在談論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源流時,都只提炎黃二帝,卻從不講蚩尤呢?
原因在於,受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正統觀念和“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的傳統思想影響,後世一 蚩尤石刻像
直錯誤地認為,蚩尤是“倡亂者”,黃帝戰蚩尤是“正義”對“邪惡”的“討伐”。
對此,專家進一步作了闡釋。炎、黃、蚩尤所處的時代,為中國原始社會的末期。我們在歷史教科書上也學過,部落聯盟的形成、強大的軍事力量和軍事首領的出現、各部落聯盟之間的爭戰,是人類原始社會末期由原始氏族社會 向文明時代過渡階段所普遍存在的現象。而各部落和各軍事力量之間的戰爭,往往是十分激烈和殘酷的,但它與進入文明時代(即階級根本對立的社會)以後所發生的戰爭,性質完全不同,它並沒有什麼“正義”與“非正義”之分,也談不上誰是誰非、誰對誰錯。而且,正是這種部落之間的戰爭,揭示了文明時代到來的曙光,推動人類社會 由“野蠻”走向“文明”,成為階級、民族、國家形成的一種催化劑。
但在以往的漢文獻典籍中,炎、黃、蚩尤三大部落集團之間的戰爭性質,卻完全被歪曲了,蚩尤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長期以來,後人對其深層的研究不夠深入。蚩尤被一些人視為反面形象,“炎黃子孫”誰也不願意同蚩尤沾親帶故。事實上,這完全背離了唯物史觀和歷史事實。正如潛明茲教授所說:所有的歷史都是勝利者的歷史,所有的歷史都必須按勝利着意圖而編纂,中外均如此。弱者的歷史,只能在民間似一股潛流靜靜流淌,不能喧嘩,不能洶湧,否則強勢者不容,不容則必定企圖斷流。今天我們要用歷史唯物史觀的眼光去對待去審視,對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人文始祖---蚩尤重新定位,還歷史的必然。
眾多研究蚩尤的專家形成的觀點比較一致:“中華始祖除了以往公認的炎黃二帝外,還應該有蚩尤一個席位。”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專家們在作了大量考證后認為,其實蚩尤九黎不僅是苗族的先民,而且也是形成漢族的最初的重要淵源。當今,無論哪一個地區、哪一個姓氏的漢族同胞中,都絕少有人想過尋根問祖去同蚩尤九黎攀上關係。但專家認為,如果能本着實事求是的態度,稍作歷史的考證,就不難發現,漢民族中有不少成員,追根溯源,確是當年蚩尤九黎的子孫後代。
大家都知道,漢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 中人數最多,這是在數千年的歷史中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從發展史看,漢族的前身和主體是夏、商、周時代的中華華夏族。但專家認為,華夏族系並不只是源於炎、黃部落集團,實際上最初是以黃帝部落集團為中心,由黃帝、炎帝、蚩尤九黎三大部落集團相互融合而形成的。而以涿鹿為中心的華北大平原的角逐和爭戰,正是三大部落集團得以融合的契機和起點。姓氏之說 上面我們也說到,在“涿鹿大戰”中,蚩尤九黎部落被黃帝打散,有一部分部落成員留在中原,臣服於黃帝,逐漸融合到華夏漢族之中。從這一點來看,蚩尤九黎自然成為華夏族和以後漢民族的淵源之一。
另外,還有延續國人血脈的“符號”——姓氏作為旁證。中國漢族的姓氏繁多,難以勝數,專家考證認為,其中部分姓氏來源於蚩尤九黎。
根據宋代鄧名世 《古今姓氏辨證》一書考證“鄒”、“屠”二姓時的說法,當年蚩尤在涿鹿戰敗,其部落成員歸順於黃帝之後,有一部分曾被安置在一個叫“鄒屠”的地方,因而得姓,再後來,他們的後裔又分成“鄒”、“屠”兩個姓氏。這就是今天在漢族中依然存在的“鄒”、“屠”二姓的最初來源。
此外,根據歷史典籍記載,還有“蚩”、“黎”等姓,最初也源於蚩尤九黎。
既然歷史事實已經充分證明,中華文明的創造和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最初均源於黃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集團,那麼將蚩尤與炎、黃同列,共尊為中華民族的三位始祖,實不為過。學術界觀點 近幾年,我國學術界、文化界提出,應該為蚩尤“平反”,除了應將蚩尤列入中華民族三始祖之一外,還認為“炎黃文化”、“炎黃子孫”這樣的提法有失片面,也不利於中國各民族的團結。有專家提議,對此,當然也沒有必要用“炎黃蚩文化”或“炎黃蚩子孫”來取而代之,以後還是多用“中華文化”、“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子孫”之類的提法為宜。
即:蚩尤不僅是苗族的祖先,同樣是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人文始祖,蚩尤應稱為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蚩尤作為九黎部族的首領,率領他的部族子民,最早地進入了定居的農耕文明時代,為中華文明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尊重歷史,尊重事實,把蚩尤列為中華始祖,才是客觀公正的評價。在新的形勢下,確立蚩尤同炎黃同等的地位,對於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科學發展觀,加強民族大團結,增強民族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意義十分重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