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典故
“捉刀”典故
今天講個典故 ,講這個典故 之前說則小故事。現在很多領導都是秘書寫講稿,開會前也不把講稿給看一遍,臨時讀。有時候就會鬧笑話。說有位領導,每次都讓秘書準備好講稿。這天,領導在念稿,稿子里有毛主席的一句詩:“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急。”秘書寫的“翻”不清楚,所以領導念到這裡就停住了,多次重複“四海、四海”,秘書一旁,就提示說:“翻。”領導以為秘書叫他把稿子翻到下一頁,就“嘩——”翻了一頁。秘書見了,又叫:“翻!”領導聽了,把稿子“嘩——”又翻了一頁。秘書趕緊又喊:“翻——!”領導回過頭:“還翻?後面沒有了!”此話一出,台下的參會者笑聲一片。
我們現在,一般管代別人做文章或頂替人做事,叫做“捉刀”;寫文章或做事的人,就叫“捉到人”。故事中的那位秘書就是代領導捉刀的捉刀人。“捉刀”,其實是個典故 ,源出《世說新語•容止》: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
魏武帝曹操,大家都知道是誰。他那時候是大漢的丞相,相當於現在的總理,要接見匈奴的大使。這是領導人的外事活動。俗話說:“外交無小事。”可是“自以形陋”,覺得自己長得太砢磣,“不足雄遠國”,不能鎮住外國人。據《魏氏春秋》記載:“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發。”“姿貌短小”,估計就是個兒不高,現在所說的“三等殘廢”,所以曹操對自己的體形有些自卑。於是: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
古代不像現在,沒照片、沒電視,不見着活人,那就走對面也不認識。所以,估計匈奴之前也沒有見過曹操長什麼模樣。所以曹操就用崔季珪來做替身。崔季珪,叫崔琰,字季珪,《魏志》說他是:“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這個崔琰是長得一副好皮囊,聲音也好,放在現在,那都是主持 人、新聞發言人的料兒。曹操看中他“甚有威重”這一點,就讓他坐在中間的座位上,這裡的“床”可不是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只用於睡覺的床,《說文》定義是:“安身之坐也。”在白天主要是用來坐的,“古閑居坐於床,隱於幾,不垂足,夜則寢,晨興則斂枕簟”。
這裡還有一點要說一下,“捉刀”是什麼樣子呢?“捉”字,現在人不好理解,其實古代“捉”字與現在的意思有很大區別,《說文》說:“捉,搤也。”《廣雅》說:“捉,持也。”一個意思,都是是握的意思。古代說捉拿、擒拿、追捕,一般用“捕”、“逮”,這兩字又有區別:人在捉拿稱“逮”,人逃亡而追拿稱“捕”;而且在古漢語中,“逮”一般只用於逮人,而“捕”則既可以是人、也可是動物。現在常用“捉”字的“捉拿、擒拿、追捕”則是起源於唐朝中前期,像杜甫《石壕吏》裡面的“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捉”字就是。所以曹操的“捉刀”就是握着刀的意思。然後呢: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看來曹操是挺不自信的,用崔琰代替自己,到底還是不放心,就派了個間諜去探探口風、問問感受:“咱們家魏王怎麼樣?帥吧?”匈奴人怎麼說呢?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看來這個匈奴使節挺識貨的,就說:那個假冒的魏王雖然“雅望非常”,可是也就僅僅是有雅望而已;可是那個“床頭捉刀人”,站在座位旁邊握刀的侍從,氣度恢弘、氣勢逼人,有“君臨天下”的氣概,是個“英雄”。看來這一個人的氣質,真不好掩飾。於是,這個曹某人的西洋鏡被戳穿了。為了不把這件糗事給傳出去,於是魏武帝“追殺此使”。
做“捉刀”這件事,關鍵在於“看透不說透,才是好朋友”,要是說透了,估計後果很嚴重。清朝高士奇、查慎行曾為康熙捉刀,人家不說,也就活得好好的。沈德潛為乾隆捉刀,沈德潛死後,其門人整理他的文集時把他為乾隆捉刀的詩作也收了進去,令乾隆大為惱火,將其抄家。從匈奴使到沈德潛,看來“捉刀”還是有一點危險係數的。
關於魏武帝這件軼事的真實性,唐代劉知幾在《史通·暗惑》中辨其並非事實。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了。“捉刀”已經漸漸成為一個典故 ,稱代別人寫文章或頂替別人做事。而從事這項職業的從業者,也就被稱為“捉刀人”,又稱“刀客”。後來由刀而槍,又稱“槍手”。想來大家從校園裡面的小廣告里,對“槍手”是耳熟能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