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三門峽的成語典故
源自三門峽的成語典故
三門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遠在五六十萬年前,這裡就留下了華夏祖先的足跡。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辛勤勞作,上演了一幕幕歷史活劇,也衍化出許多成語典故。現從中精選出一部分,以饗讀者。
召公遺愛
周公、召公分陝而治,陝縣以西由召公治理。相傳他下鄉視察時,就在田間地頭處理民間事務。地方官吏要群眾騰出房屋讓他休息,燒茶備飯招待他,他馬上制止了,說:“不勞一身而勞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召公還在棠梨樹下受理民事,聽訟決獄,他秉公而斷,使民無冤抑,把他分管的一塊地面治理得有條有理,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因此,召公死後,人們為紀念他,寫成甘棠的詩篇。濃蔭郁蔥的甘棠樹下,留下了召公一顆體恤民情、廣施仁政的博愛之心,也留下了“召公遺愛”的千古美談。
雞鳴狗盜
裝雞叫騙人,裝狗叫行竊。指卑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齊涽王二十五年,齊國的孟嘗君田文出使秦國,秦昭王立即拜孟嘗君為宰相。后昭王聽信讒言,取消孟嘗君的宰相職位並將他囚禁起來,打算把他殺掉。
在危急之下,他的一個門客裝狗夜入秦宮,盜出已經獻給秦王的狐裘,送給秦王的一個愛妾,使孟嘗君有機會出逃。至函古關正值夜半,關門已閉。秦國的法律規定:“日落閉關,雞鳴開關。”他的又一門客登上土台裝雞鳴,引起關內外的雞此起彼落地啼叫起來,守關的人就打開關門放走了他們。待秦昭王派的秦兵趕到時,他們已出關很遠。《漢書·遊俠傳》:“繇是列國公子,魏有信陵,趙有平原,齊有孟嘗,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勢,竟為遊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
夸父逐日
夸父,古代神話中的人物。逐日:追趕太陽。我國古代的一個神話,表現了古代人民決心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和堅強意志。比喻決心大或自不量力。語出《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為使光明永駐人間,翻山越嶺,跨河涉澤,追趕太陽。也不知走了幾千幾萬里,他才追到禺谷(今靈寶秦嶺山下),就是太陽落下的地方。一團又紅又亮的火球就在他面前,他被炎熱炙烤得口乾舌燥。於是,他就去喝水,喝乾了黃河、渭河的水,還不解渴,又向北方奔去,想喝那大澤里的水。
可是,還沒有到達目的地,就渴死了。臨死前,他把手杖扔在路邊,手杖立刻變成一片桃林。死後,他的屍體化成了一座高山,後人名其曰夸父山。桃林,約當今河南靈寶以西、陝西潼關以東地區。商朝靈寶為桃林,周朝名桃林塞。夸父山位於今靈寶陽平鎮東南十公里處。現夸父山下有一村莊,村前立有清代石碑一座,碑銘:夸父村。
終軍棄繻
終軍,字子云,西漢濟南人,少博學善辯,漢武帝時名臣。《漢書·終軍傳》:終軍嘗請出使南越,謂:“願受長纓,必羈南越衛而致之闕下。”越相呂嘉不欲歸順,發兵攻殺其主,終軍為漢使者,並受其害。時年僅二十餘,故世謂之終童。漢武帝時,十八歲的終軍去長安求取功名,經過函谷關時,關吏給終軍“繻”(一種帛質的出入關門的證件),終軍道:“大丈夫四游,必取功名,出關何用此物!”棄繻而去。到長安后,上書言事,得漢武帝信任,官拜謁者奉使,受命去南越(今廣西一帶)平叛。
當終軍持着朝廷授予的節仗,浩浩蕩蕩至函谷關,當年給終軍發繻的關吏認出了他,給他手下的官兵說:“此使者原是此前棄繻後生!” 唐朝詩人胡宿《函故關》詩中贊道:“望氣競能知老子,棄繻何不識終童!”
秦趙會盟
典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公元前279年,秦在屢敗的情況下提議秦趙雙方在澠池相會,以期在談判桌上達到戰爭中未獲得的利益。宴會上,秦王脅迫趙王鼓瑟,並令史官記入秦史,使趙王感到無比難堪。
當時,趙國上大夫藺相如正氣凜然地強請秦王擊缶,亦令趙國史官記入趙史。秦國官員不服,脅令趙國割15城給秦王祝壽,藺相如也迫請秦王割都城咸陽給趙王祝壽。如此針鋒相對,直到宴會終了,秦王也未撈到絲毫便宜。最後雙方為表示和談成功,將兵器埋於地下,令士兵捧土掩埋,故成土堆,被後人稱為會盟台流傳至今。古秦趙會盟台位於今澠池縣城西約1公里的澠水和羊河之間三角台地上。它以豐富的歷史內容,贏得了自唐代以來不少詩人、文士的吟誦,並以“盟台夕照”自然景觀成為澠池古八景之首。
假虞滅虢、唇亡齒寒
“假道伐虢”原是春秋時代的一個歷史事件。其中,“假”是借的意思;“道”,即道路、路途;“虢”是春秋時的一個諸侯國名,原在陝西寶雞,后遷移至河南三門峽。
公元前658年,晉國準備吞併虞國和虢國(今河南三門峽)。但由於虞國與虢國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只有打破兩國聯盟,採取各個擊破的手段,晉國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就在晉獻公苦思冥想、一籌莫展的時候,晉國大夫荀息向其建議——用屈立(地名)所產的名馬和垂棘出產的美玉送給虞國,以借用虞國的道路進兵去攻打虢國。
當時的晉獻公並不十分樂意將本國所產的名馬和美玉相贈,荀息就反覆給其闡明相關利害關係,終於打動了晉獻公。於是,晉獻公就派人攜帶大量的名馬和美玉賄賂虞公,並向其提出了借道伐虢的要求。
虞公貪財心切,竟置忠臣宮之奇的勸阻於不顧,不但同意借道,而且還派出自己的軍隊充當晉軍伐虢的先鋒。這年夏天,晉國大將里克、荀息帶領軍隊與虞國的軍隊一起,討伐虢國,很快佔領了虢國的都城下陽(今河南省三門峽市區南部)。三年後的農曆十二月丙子日,晉消滅了虢國,虢公丑逃奔洛陽。晉軍回師,駐軍於虞國,乘其不備,發動突然襲擊,輕而易舉地把虞國消滅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假道伐虢、唇亡齒寒”的典故的由來和出處,後世之人便把以向對方借道( 或借物、藉機等)為名、行消滅對方之實的計謀稱為“假道伐虢”;並用“唇亡齒寒” 來比喻關係十分密切,休戚相關。
紫氣東來
出自漢劉向《列仙傳》:“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東周時期,函谷關關令是當地人尹喜。
一天早晨,尹喜從家裡出來,在門前的一個土台上往東遠眺。望見對面塬岸上霞光萬道,一輪紅日噴薄欲出。這本是很平常的自然現象,善觀天象的尹喜卻從中發現了不平常,紅光之前有一團紫氣繚繞徐徐向西移動,在黃河南岸,弘農河畔,紫色漸漸地越聚越濃,以至於層巒疊嶂之間,雲霞蒸蔚,景色異常美麗壯觀。尹喜眼觀天象,即興打了一卦,細推卦理,不由欣喜若狂:“紫氣東來必有異人通過。”於是他趕緊下了土台,吩咐手下打掃庭院,清掃街道,準備迎接聖人。並告訴門人,凡有與眾不同的人來都要留下來,好好招待,而且還要馬上向他報告。布置好后,尹喜沐浴更衣,靜候聖人。
當時周朝的柱下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長)老子李耳,因不滿朝庭腐敗,諸侯相爭,辭宮不做,離開洛陽,打算經函谷關西去,過隱居生活。老子皓首長須,神采奕奕,倒騎青牛來到函谷關前。
守門關吏見此人與眾不同,立刻報告關令尹喜。尹喜趕忙來到關前,將老子迎到客舍,共進餐膳。二人邊吃邊敘,談得很投機。函谷關一帶景色秀麗,尹喜關令又極力挽留,老子就留下來,寫出了彪炳後世的五千言《道德經》后才離關西去。
傳說老子過函谷關之前,關令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着青牛而來。舊時比喻吉祥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