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閱卷前要糊名易書允許落榜生查卷
江南貢院牌樓
江南貢院全景。馮方宇攝
□倪方六
高考的閱卷工作正在緊張進行。此時,考生和家長最關注的該是閱卷的認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這麼個心情。位於夫子廟的“江南貢院”曾是中國科舉最大的考試場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閱卷中心。那麼,古代的人是怎麼閱卷的?
閱前程序:糊名易書
與現代一樣,可以看成是古代“高考”的鄉試,在考試結束后最重要的程序也是閱卷。但古代送給閱卷人員的試卷,並不是考生的原卷,而是經過了一系列特殊處理的。
那時有一套嚴格的反作弊規定,在閱卷階段的要求更為嚴格。現場監考人員在收卷后,首先將卷子交給彌封官,把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貫等個人信息摺疊掩蓋起來,用空白紙彌封后,再加蓋騎縫章。
這個程序叫“糊名”,即把包括考生姓名在內的個人信息隱藏起來。現在高考試卷也採取這種方法,不同的是不再用糨糊,而是用訂書機直接裝訂密封。
“糊名”之後,還有更重要的“易書”。
易書,就是安排專門人員,將彌封后的試卷如實地重抄一遍。為了防止謄錄有誤,謄錄手每天的工作量均有限定。清代規定,每人每天只能謄寫3份試卷。所以,每屆考試都需要大量的謄錄手。具體人數會根據當屆考生的多少來定,多的上千人,少的也要幾百人。
上述整個過程,叫“糊名易書”。這種嚴防作弊的閱卷方法,出現於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其目的當然是防止考生與閱卷人員串通,在試卷上留下記號,或是閱卷人員認出自己熟悉考生的筆跡而作弊。
工作人員不得攜帶墨筆入場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一來,如果讓謄錄手幫助作弊,豈不是很容易么?是的,這事還真的發生過。所以,事實上,當年謄錄手並非毛筆字寫得漂亮就能擔任。
為了防止謄錄手從中做手腳,對謄錄程序有一套嚴格的規定。本省學宮(指教育機構)的人員要迴避,一般擔任謄錄工作的人員都是臨時抽調,具體說,是從各府、州、縣的書吏(相當於今秘書一類的公務員)中間抽調。如有頂替冒名入場、代人改篡者,查出后將遭從嚴治罪。
還有一項重要規定,就是謄錄手不得攜帶墨筆入場。謄錄試卷時,統一使用硃砂紅筆,所用的紙張數、墨水顏色均要一致。現在大家看到有的狀元卷子是一片紅色筆跡,就是這麼回事。考生的原始試卷因用黑墨書寫,所以稱為“墨卷”;而謄錄后的卷子,都是用紅筆寫的,故稱為“朱卷”。
謄寫完畢后,還要對讀。所謂對讀,即今天所說的校對。
由對讀官將墨卷、朱卷一起交給各位對讀生校對,校對無誤后,由對讀官在試卷上蓋章(關防)。對於對讀生的文化水平的要求,比謄錄手要高出許多,所以這個崗位一般都是抽調成績較好的秀才(生員)來擔任。各省每屆鄉試時使用的對讀生一般都在二三百人。人手不夠時,便抽調謄錄手中水平較高的秀才來擔任。實在不夠,有時也會找來社會上的窮書生,臨時幫忙。
每份朱卷上至少有6個各環節負責人的簽印
古代閱卷程序比今天要繁瑣,責任全部落實到具體人,每道程序還有人監督,因此每份朱卷上至少有6個各環節負責人的簽印。謄錄手、對讀生的姓名、籍貫也要留下來,標註在墨卷的末尾,以備查驗。
到清代時,閱卷工作進一步規範,分為內、外兩撥人,即所謂“內簾官”和“外簾官”。上述提到的外收掌、彌封官、謄錄官、對讀官都屬於外簾官。
不論是內簾官還是外簾官,所有工作人員都住在考試院內。以包括今蘇皖兩省在內的江南省來說,當時全省考生統一集中到位於今天南京夫子廟的“江南貢院”考試,自然,閱卷也統一集中在這裡進行。
江南貢院是中國科舉最大的考試場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閱卷中心。
簡單說,江南貢院由考試區和閱卷區組成。與考生一樣,閱卷人員在閱卷期間也是全封閉,吃喝拉撒睡全在其間。最高建築是明遠樓,此樓後面便是至公堂。這裡是外簾官的辦公場所,負責保管、分發試卷的地方。至公堂後為戒慎堂,是試卷糊名易書的地方。
再之後就是閱卷重地了,名叫衡鑒堂。衡鑒堂與前面建築以池水相隔,有一座石拱橋相連。此橋叫飛虹橋,石欄上刻有象徵“一路連科”、“青雲直上”的吉祥圖案。閱卷期間,任何人不得通過飛虹橋,包括內外工作人員也不能往來。
謄錄好的卷子,仍交給外收掌,在至公堂打亂分揀成包並裝箱,經過飛虹橋,陸續送入最核心的閱卷場所——衡鑒堂,由內收掌保管。所以,當時流傳一句話,“卷子過了飛虹橋,舉人一半拿到手”,就是說試卷送到閱卷人員手裡后,中榜就有希望了。
閱卷人員大都超負荷工作,第一印象決定命運
糊名易書之後,進入真正的閱卷程序。
試卷先由內收掌分送各閱卷人員進行評閱。試卷分送,是在主考官、同考官的監督之下來抽籤分配的,所以閱卷人員也不知道自己改的是哪位考生的卷子。閱卷人員將初閱后中意的卷子,推薦給同考官,這類試卷叫“薦卷”。
同考官就是副主考,如果他中意哪份薦卷,會在卷上批一個“取”字——現代高考所謂“錄取”一詞,大概就是這樣來的。批了“取”字的卷子會被送給主考官,由主考官最後定奪考生的命運。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則會在試卷上批一個“中”字——“考中”的由來,應該源於此。
和今天一樣,歷朝歷代的閱卷時間都是有嚴格規定的,要求在一定時間內閱評完畢。以清代為例,閱卷時間規定是10天。這10天還包括之前彌封、謄錄、對讀的時間。其間的吃請又會用去不少時間,所以真正的閱卷時間相當緊張,不過三四天而已。因此,那時考官一般一天要評閱二十本試卷,多的三四十本,普通閱卷人員要閱的卷子就更多了,所以大都是超負荷工作。由此可見,在沒有現代電腦輔助閱卷的古代,閱卷人員根本沒有時間仔細閱讀每份試卷。
為了加快閱卷速度,按時完成朝廷規定的工作,閱卷人員也是想盡辦法,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也就是重點看考生的頭場卷子,此即古人所謂“止閱前場,又止閱書義”。
一般情況下,如果考生的頭場卷考得好,閱卷時得了“高分”——好評語,基本上榜便有戲了。可如果頭場考砸了,即便后兩場發揮再好可能也會名落孫山。所以那時的考生都特別看重頭場考試答題。
也有人性化規定——允許落榜生查卷
可以說,古代閱卷的主觀因素比現代要多,對考生的成績影響很大,有不少落榜生是被不負責任的閱卷人員誤了前程的。因此,有的責任心強的考官會抽查未考中的“落卷”,主考官也有權力調閱副主考官未“取”的薦卷進行複核。
此外,還有一條比較人性化的規定——允許落榜生查卷,這也是監督閱卷人員的一種好辦法。如果把優秀的卷子評差了,考生一旦上訪,麻煩就大了,責任人是要被朝廷治罪的。
閱卷期間,墨卷一直存放於外簾,由外收掌保管。等閱卷工作全部結束后,對照錄取的朱卷,調出原卷,查出考生的個人信息,填寫榜名。接下來就是錄取的放榜時間了。在放榜以後,將錄取的朱卷和墨卷重新套合,解送禮部(相當於今教育部)複查。
這個時候,落榜的考生便可以查卷了。一般在考試成績張榜公布后10天內,落榜考生都可以查看自己的試卷。落卷上會有考官的閱卷批語,一看就明白為何未被錄取,也算死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