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食俗:年糕寓意"年高"餃子象徵團聚合歡

春節食俗:年糕寓意"年高"餃子象徵團聚合歡

春節食俗:年糕寓意"年高"餃子象徵團聚合歡

▲北京春節“掃房子”風俗。盛錫珊繪

春節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慶賀、過好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系列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之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子、春貼、對聯、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貼春聯習俗起於宋代,盛行於明代。春聯種類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方”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貼在傢具、影壁上。

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我國城鄉極為普遍。年畫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木版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天官賜福》《五穀豐登》等經典題材,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我國出現了三個年畫重要產地: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三大流派。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南宋的《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

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着新年到來。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

拜年新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年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為今天的“賀年片”。

春節食俗傳統習俗大約自臘月初八后,家庭主婦們就要忙着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口味多,它和元宵、清明餅、粽子、月餅一樣成了家家必備的節日應景食品。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在北方,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大吉大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節日大全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