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之名人典故

端午節之名人典故

端午節之名人典故

端午節快到了。作為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之一,兩千多年來中國人一直延續着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雖然一些諸如掛鐘馗像、迎鬼船、掛菖蒲、游百病、飲雄黃等帶有迷信色彩的風俗已經在歲月的長河中逐漸消失,但吃粽子、賽龍舟等傳統習俗還是被保留了下來,並注入了時代特徵,得到了新的發展。 端午節之典故 說到端午節的來歷,就不得不提與之相關的歷史典故。除了世人所熟知的“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外,端午節的起源還與以下歷史名人有關。 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自刎而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挂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伍子胥盡忠反被殺,后化為濤神,從此錢塘江常發怒潮,以五月初五潮水最為兇猛,直衝越國境內,人們傳說這是伍子胥在顯靈。 曹娥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 秋瑾 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鑒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且喜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預謀起義,開會時為清兵所捕,寧死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後人為敬仰其詩,復哀其忠勇事迹,乃與詩人節合併舉行紀念,而詩人節亦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節日大全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