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傳說:大凡村的傳說
董永傳說:大凡村的傳說
《武陟縣誌》在清代明確記載:“城西二十里處有大槐蔭,相傳為漢孝子董永和七仙女相會成親處。”大槐蔭現在武陟縣三陽鄉大凡村。 大凡村村西南角,沁河堤北200多米處,就是縣誌上所說的大槐蔭遺址。西漢後期,大凡村為交通要道。洛陽至山陽城、懷縣城至野王城的兩條官道在此交匯。十字路口逐漸增添了許多店鋪,人口越聚越多,村莊也越來越繁榮,三教九流齊至,五行百業俱全,儼然一個小小的世界,成為繁華人間的縮景,村莊因此自然而然得名“大凡村”。大凡村人很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藝術細胞格外活躍,最先將七鮮女神化為七仙女,最先把董永和張七鮮的愛情經歷演繹成董永和七仙女在本村大槐蔭下相會成親的神話故事。利用本村的交通要道、人口流動量大的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向四外廣為傳播。此舉果然大大提高了大凡村的知名度,帶來了村人意想不到的驟然繁華,由一個不起眼的村莊突然變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繁華鄉鎮,村名因此改名為繁華鎮,在唐代就已經非常出名。 時間到了元朝末年,朱元璋的大將常遇春領兵和元軍帖木兒(鐵木耳)部在這一帶打起了拉鋸戰,你打過來,我打過去,幾天就輪一遍。繁華鎮上的人們認為雙方輪換來得太勤了,都會殺人,誰也不敢得罪,於是誰來就說擁護誰,生怕被殺,家家戶戶都準備了一個木牌子,一面上寫“擁護大元”,另一面上寫“歡迎大明”,誰的兵來就翻掛誰的一面,一直安然無事。就在繁華鎮人們暗自得意自己手腕高明的時候,大禍從天而降。一天上午,繁華鎮人們一見明軍趕跑了元軍,就都又翻掛上了“歡迎大明”的木牌。就在常遇春騎着高頭大馬,領兵在鎮里大街上通過的時候,不料一陣狂風襲來,飛沙走石,颳得行人都睜不開眼。狂風過後,鎮的西南角人家的木牌沒被刮動,上面的字仍是“歡迎大明”,於是常遇春說其“不反”,免殺,就留下了後來的“不反村”(即今天的“北凡村”)。常遇春看到鎮西北角人家的木牌被風颳得滴溜溜地亂轉,“元”、“明”兩字反覆出現,認為這裡的人反覆無常,就說其“反”,留下了老弱婦孺,殺了其全部丁壯,留下了後來的“反庄”(即今天的樊庄)。常遇春看到鎮東部人家的木牌全被颳得翻了過來,上面公然寫着“擁護大元”的字樣,不由勃然大怒,罵其“大反”,不分男女老幼,一個不留,全部殺得乾乾淨淨。天不絕人,其中一戶人家有個男人名叫岳百利,據說祖籍湯陰,是宋代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岳飛之後,這幾日正好到山西平陽府販布,不在家中,僥倖躲過了此大難。當他回到家中后,鎮的東部被大火燒得斷壁殘垣,沒一間可居之屋,街上屍首遍地,沒一個生存之人,只留下了血慘慘的太陽當空酷照。為了防備明軍追查,岳百利跪地祭拜,以“照”為姓,記下了這筆血海深仇,又趕忙逃到了山西。等到山西洪洞縣向武陟大批移民的時候,“照”百利難捨故土,於是就仗着自己也會說山西話,冒充了洪洞移民,隨着移民郭、雲、魏、鹿等姓人家又返回到了自己故里定居。人口漸多,成為村莊后,被大明朝的武陟知縣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下過的定語命名為“大反村”,以震懾不聽話的百姓。直到大清朝建立后,大明皇帝朱元璋下過的定語才算失去了作用,村子又被改寫為大凡村,一直稱呼到今天。 “照”百利被當時官府的戶口冊上寫作為趙百利,成了村中趙姓的始祖,趙姓在村中人丁興旺,現有1600多人,占村中人口73%,其他的郭、雲、魏、鹿等姓,人口都是一、二百人,都加起來也不過才占村中人口的27%,大凡村現在共有人口2200多人。 大凡村的前身繁華鎮的血腥經歷給武陟人留下了一個歷史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專用形容詞——“繁華”,此詞本義是市面熱鬧,工商業興盛的意思。但武陟人所說的“繁華”的含義卻是腳踩兩隻船,反覆無常、狡猾等貶義,這個詞經常在武陟人之間的口語中運用,外地人聽了總會感到莫名其妙,也算是那段歷史留下來的活化石吧。 在西漢後期,大凡村的標誌物就是大槐蔭,在十幾里地以外就能望見,它位於村子南邊的十字路旁,依堤傍水,背靠村莊,依託渡口,水陸兩便。大槐蔭樹榦五尺來粗,三丈來高,樹冠十幾丈方圓,槐蔭有十來畝大。大槐樹不知經幾枯幾榮,樹榦南半個生機勃勃,枝葉茂盛,樹榦北半個蒼老乾枯,有樹洞能容人站立其中。樹皮一被碰破就流紅液,人們誤以為是血水,稱此樹已得道成仙,敬之為神。這一帶民眾逢年過節都對此古槐頂禮膜拜,視為精神依託。樹旁之十字路口為市井集會之地,四鄉百姓經常來此趕會購物,是一個極其熱鬧的去處。 大槐樹被神化后,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這個董永和七仙女相會成親的地方,就在大槐樹後面蓋起了“槐蔭廟”,廟內敬奉“老槐爺”。感謝他成就了董永和七仙女的美好姻緣。在我國古代,廟和寺是有區別的,為敬奉中國人自己敬仰的先輩、英雄人物或造出來的神而建立的地方稱是廟,比如:太廟、家廟、夫子廟、關爺廟、樊噲廟等。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后,為敬奉外國人造出來的佛所建立的地方稱為寺。如:白馬寺、少林寺、月山寺等。 大唐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大凡村的槐蔭廟被擴建為槐蔭寺,寺內除供奉佛像外,仍敬奉老槐爺。槐蔭寺並排三處磚(宅院的土話),一進兩傳(前後)院,佔地三十七畝四分整,以後歷朝歷代又多次重修,寺院規模宏大,香火鼎盛。直到1947年8月,沁河堤決口,特大洪水將大槐樹連根拔起,衝到了五裡外的西封村頭,寺院也全部被沖毀,深埋於厚厚的泥沙之下。 近年來,大凡村人民在村委會精心組織下,又重新修復了槐蔭寺,寺院南北長18米,東西寬12米,寺內除供奉如來佛象外,還敬奉笑容可鞠、白須飄飄、手持拐杖的槐蔭爺,兩邊還塑有金童玉女站班相迎,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現寺內還珍存有唐代陀羅尼經幢,八棱,頂為正方形,底座為正方形復蓮盆。幢體通高147厘米,上端每面雕有神態各異之佛象,整個幢體陰刻陀羅尼經文。 大凡村全體村民在村委會強有力的組織下,精心保護着槐蔭寺這個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