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試 | 免費起名大全 | 每日一簽 |

孔子在新洲的故事之三

現在的位置:靈狐算命 - 免費算命 - 小故事
小故事

孔子在新洲的故事之三

孔子在新洲的故事之三

渡河落水山間曬

一時風欺竹,

連江雨送秋。

魚游浪影沉,

曬書佚事留。

長沮、桀溺雖歸隱山林,但並不閉目塞聽,他們知道:魯哀公曾問過孔子:“魯國之亂,源於季氏,大家都明白,然而,為何越明白越亂呢?”請孔子指點“迷津”。孔子當時答道,“因為你只是明白一國、一人,而不明白天下。”可見孔子是知而不迷。長沮的話中隱語:孔子既知魯之“迷津”,也必知楚之“迷津”,故不以渡口相告。孔子一行只好找別人打聽。他們來到渡口,見有一老翁在擺渡。子路說:“船夫,請將我們渡過河。”

“行,請駕好馬車,都上船。”船夫用竹桿吃力地撐着,馬兒在水中隨着木船過河,馬兒會游泳。

船到河心,突然大風驟起,木船在波濤中顛簸搖晃,船兒忽高忽低,象一個醉漢似地立不穩,一船人都失去了重心。整船人和馬車經不住這種顛簸,伴着風吹浪涌,船一歪,就翻落到河中。孔子師徒等人眾都成了落湯雞,掉入水中,衣服全濕透了。人落水問題還不太嚴重,這時的南方還不冷。可惜了我的那些書,孔子喊道:“快救我那些書!”

民間有諺:孔夫子搬家??全是書。孔子一生髮奮好學,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走到哪兒都攜帶着很多書。

古時的書,其實都是一些竹簡上刻或書寫的篆字,東漢蔡倫發明造紙,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都在其以後許多年。

在眾人的一番折騰下,馬車被推上了岸,書也被撈上來了。但是,那些書全被水浸濕了。孔子心中焦急,四處張望,欲找一個曬書之所。還是顏回年輕,眼尖,“瞧!對岸有一座山丘。”那座山有300多米高,四面無倚,獨凸而立,頂部平坦潔凈,足有二畝見方。孔子憋皺的眉頭舒展了,此時秋高氣爽,陽光直照山頭,很好曬書。弟子們很快將被打濕的書搬到山頂,鋪開晾曬起來。周邊也沒有什麼人,子路、子貢、顏回也不顧斯文,脫掉長衫,擰乾晾曬。

經歷了剛才的一番折騰,孔子站在山頂,俯瞰潺潺流水,不禁仰天長嘆道:“美哉水,洋洋乎!可惜的是這兒沒有橋,此處要是有一座橋就好了,過往行人就不會如我等受涉水之苦了!”

隨後,孔子師徒落坐於兩丈多長的長石上,稍事休息,以等書晒乾。子路回想起近段的行程,種種不幸,不禁發起牢騷,口裡念叨:在宋國的一棵大樹下習禮時,宋司馬桓魑欲殺師傅;在於野被陳蔡大夫圍困三日,粒米未進,很多人都餓病了;上午在舊街讓項橐毛孩戲弄,下午又人車落水,真是不幸,可謂“風刀劍樹嚴相逼”。

孔子寬解道:“天降大任於我等,實現周禮,天下歸仁,任重而道遠。忍飢挨餓,受苦受難,在所難免。我們必須堅韌弘毅,矢志不移,死而後已。”

孔子師徒當年曬書的山就在今問津書院的後邊,山勢平坦,有茂林修竹,茵茵莊稼,被稱之為曬書山。孔子當年坐過的那塊長石被稱為“坐石”,周邊還有後來他們駐足講學時供研墨行文之用的墨池、硯石。墨池即離坐石不遠處的小溪,溪邊石黝如墨,故名墨池。臨池石刻上刻有“墨池”兩字,儘管年代久遠,仍依稀可辨。池邊一石,形如硯台,如天作之合。每遇天氣變化,即有“墨水”浸出,池水久旱不涸。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1 算命網站 (v.8s8s.net) 孔子在新洲的故事之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