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試 | 免費起名大全 | 每日一簽 |

明末真假太子之謎:北京南京同時出現兩名太子

現在的位置:靈狐算命 - 免費算命 - 小故事
小故事

明末真假太子之謎:北京南京同時出現兩名太子

明末真假太子之謎:北京南京同時出現兩名太子

明思宗死後,他的皇太子及二個王子的下落自然成了明朝百姓、遺老遺少關注的焦點,都寄希望太子能夠復出,延續明朝的國祚。崇楨十七年三月(1644,4)李自成進京前昔,思宗要十六歲的太子慈烺、十二歲的定王及十歲的永王分別到他們的外祖父嘉定侯周奎家和皇親田弘家躲藏,但因時間倉促,定、永二王到了周奎家,以後被獻給李自成,帶往山海關征討吳三桂。據說太子最後也被李自成找到,兵敗時交給吳三桂帶回,正當京城百姓興采烈準備迎接太子,攝政王多爾袞命令不準進京,吳三桂只得將太子交給太監高起潛,自己領兵繼續向西追趕李自成。

到當年十一月(1644,12),忽有一少年男子,自稱是太子,在常侍太監陪同下投奔周奎家,周奎作為外祖父,理應認識,他卻佯裝不識,命其侄周鐸引太子之姐,正在周奎家養傷的長平公主與他相見,兩人見面時抱頭痛哭,可見太子是真,於是周奎引全家向太子行君臣之禮。周奎問:“向匿何處,何由得知?“太子答:城破之日,獨出匿東廠門,一日夜出,潛到東華門,投入豆腐店中,得到店小二幫助,在灶前燒火,居住五日,怕有敗露,送到崇文門外尼姑庵中,又留居半月,正逢常侍太監來庵,商量后,恐在庵中不能久住,帶回藏於密室,因知公主在,故來。說罷與公主哭別而去,幾天後再來,公主送他一件錦袍,告戒他不要再來。十九日(12,17)太子又來,周奎留宿至二十二日(12,20),周奎與侄商量認為太子不能久留,對太子說:“你自己說姓劉,是書生,可以免有禍,否則送官府追究。“太子不同意,當晚周奎令家人逐出門外,巡邏的士兵以“犯夜罪“將他逮捕,送交刑部審理,斷定是假冒太子,押送獄中。以上是《甲申傳信錄》的說法,

《罪惟錄》的說法是,城破時太子到周奎家叩門不得而入,又到襄陽伯李國楨家,家無人,為賣漿婦所覺,而周奎懼不敢認,內臣將太子獻闖王,闖王封宋王,交旗鼔王體中管押,闖王敗回還過通州,有父老獻果及鞋給太子和二皇子,王體中帶太子隨軍到潼關,闖王死後,王體中北還,將太子獻給清朝禮部。

參與審理太子案的刑部主事錢鳳覽,懷才不遇,平時嗜酒如命,這次卻不胡塗,叫來宮內的常侍太監辨認,都說是真,司禮監太監王德化也說是真太子,要他認宮中事物,都能一一對答如流,又叫十個原侍衛太子的錦衣衛侍衛辨認,十人一齊跪下說是真太子。刑部無法裁決,錢鳳覽上疏力爭。但一些前明官員為了避免麻煩,都力圖推脫,證明是假冒。其中現任清朝內院大學士謝升,原太子講官,當太子直呼其名,並提醒他:謝先生豈不能相識?謝升緘口不答,只是曲躬一揖。

這事引起了百姓不滿,宛平縣民楊時茂上書朝廷,讉責前明官員是“逆臣無道,蔽主求榮”。朱徽也上書指出,如果太子是假,為何周奎留宿兩日始報,為何初見公主時抱頭痛哭?要求從容研質。十二月初二日(12,30),攝政王多爾袞對群臣說,我自有着落,你們何苦爭辨。你們說真假都無妨,說是真的無非給他王爵,說是假的也要認定再決斷。同時又宣布,太子繼續扣押監獄,而刑部主事錢鳳覽、御史趙開心等都處以死刑,后經廷臣說情,錢鳳覽等處絞刑,趙開心免死,罰俸三月,楊時茂等斬決。到次年四月初十日(1645,5,5),朝廷公開宣布,太子為偽,不久也被處死在獄中,將太子一案了斷。

在南京方面,即位弘光帝的小福王朱由崧,雖然也應太常寺卿、禮部尚書姜曰廣提出恭訪大行皇帝梓宮及皇太子、二王子的請求,但弘光並沒有認真採取措施,不久官方就傳出太子及二王子俱在李自成離京之日遇害的消息,明朝遺臣們一般都不相信,指望有一日太子會出現,果然在三月初一日(1645,3,28)太監李繼周護送皇太子回到了南京。

至於太子的來歷,也有幾種傳說,其一是吳三桂將太子交高起潛后,兩人由天津航海到淮上,前往楊州,高起潛了解到南京有不歡迎皇太子的意向,欲加太子陷害,其侄原任鴻臚寺少卿高夢箕以為不可,帶太子過江,輾流杭州、蘇州等地,太子不堪勞累,在元宵觀燈時長嘆,被路人發現身份,高夢箕害怕,便到南京向馬士英報告,弘光朝廷立即派李繼周拿了御扎前往追蹤,李繼周到杭州獲悉太子已到金華,尋蹤而至,終於在觀音寺找到太子,李繼周原在北京宮中當差,見過太子,熟視頗似,下跪叩頭:“奴才叩小爺頭”,太子問過李繼周姓名后,李繼周呈上御扎說:“奉新皇爺旨,迎接小爺進京”。太子問:“迎我進京,讓我做皇帝否。”回答說不知。以上見《國榷》卷一百四,《明季南略》卷三。

《爝火錄》卷九記載另有幾種由陸上而來的說法,一是太子在獄中對看管他的校尉楊瑞甫說,城破時,各路皆被堵截,只有西方稍疏,太子獨自向西走,晚宿野舍開混堂人家,七日不得食,轉而向南,得止於高夢箕家。二是高夢箕與太子由陸路同來杭州。另一是高夢箕及舍人穆虎、高成往南到山東時,突有一少年要求同行,久之才說:“我東宮也”,高夢箕先往南京,后害怕又到杭州轉浙東。

三月初一日李繼周護送太子到南京,首先報告馬士英,再報告弘光帝,弘光先把太子安排在興善寺居住,又派張、王二太監前往探視真假,二太監一見太子抱頭慟哭,見天寒衣薄,立即脫下自己衣服給太子披上。弘光大怒,說這兩個太監竟敢如此不識時務,膽大妄為,“即使是真,讓位與否尚須吾意。”立即下令將此兩個太監打死,並令李繼周服毒自盡,另一方面暗示群臣,不得輕率承認是真。

但南京城內北來的官員,聽到太子歸來,無不踴躍向太子遞送名帖,弘光立即下令百官不得私自見太子,並在半夜人靜悄悄把太子押送到錦衣衛都督馮可宗邸嚴加看管。有一太監向弘光上一份密疏,說太子小腿骨異常,每根骨都是雙骨,無人能假,這無疑說明太子不可能是假。但由馬士英一手把持的朝政,力主太子是假,召集群臣定下調子,經過對太子詢問,屬於馬士英黨的大學士王鐸說肯定是假,兵科給事中楊維垣稱奏太子是已故駙馬王昺侄孫王之明。

如此弘光下令太子押送兵馬司監獄,並進行會審,並親自對參與會審的昔日太子講官劉正宗及李景濂交待:“太子若真,將何容聯,卿等舊日講官,宜細認的。”三月初六、初八(4,2-3)兩日會審都在如氣氛下進行,審問官直指太子是王之明,太子說:“我南來從不曾說自己是太子,你等不認罷了,何必坐名改姓。”又說:“李繼周持皇伯(指弘光)諭帖來召我,非我自來者。”王鐸見情況不妙,趕緊說:“千假萬假總是一假,是我一人承任,不必再審”。刑部尚書高倬和給事中戴英也說:“即認了王之明,何必再問,亦不必動刑,回奏便了。”於是他們草擬了一份審問書,在大街上到處張帖“王之明假冒太子”告示。在以後三月十五日(4,11)的審問中,審官呼王之明,太子答:“何不曰明之王。”最後動用了上拶大刑。

百姓對馬士英之流把持的小朝廷早已不滿,假冒太子之帖一出,輿論嘩然,朝廷愈說是假,百姓愈以為是真。靖國公黃得功首先發難,上疏提出警告,並說誰敢妄殺,“本鎮提兵到闕,必盡誅殺吾半信半疑之太子者,慎之毋忽。”另一總兵廣昌伯劉良佐也上疏說:“皇上為群臣所欺,將使天倫絕滅。”弘光也不敢得罪這些人,只得好言一一相勸。而正逢李自成引兵攻武漢時,寧南伯左良玉更以此為借口,舉兵東下,以清君側。

正值南京小朝廷吵的不可開交,清兵已大舉南下,弘光帝在五月初十日(6,3)夜,逃出通濟門往太平府(今蕪湖市)避難,馬士英挾太后逃往杭州,小朝廷就此土崩瓦解。南京百姓衝進中城兵馬司監獄,擁太子上馬,給他用戲裝打扮一番,奉上寶座,高呼萬歲,百姓捉住王鐸,拔他的鬍子,打他的屁股,硬逼他承認太子是真。這個被群眾擁立的太子,張帖告示,在清軍未進城的幾天里還真的行使了職權。

五月十五日(6,8)清豫王多鐸進城,對迎接他的忻城伯趙之龍等人特為詢問太子何在,當晚趙之龍陪太子見豫王時,豫王離席迎接,命他坐自己右側,逃到太平府的弘光帝在劉良佐的押解下,回到南京,乘坐無幔小轎,首蒙包頭布,身穿藍衣,以油扇掩面,路旁百姓個個唾罵,甚至投擲瓦礫,見到豫王,下跪叩頭,豫王坐而受之。豫王責問弘光:“汝先帝自有子,汝不奉遺詔擅自稱尊何為?”“先帝遺體止有太子,逃難遠來,汝即不讓位,又轉輾磨滅之何為?”弘光汗流浹背,始終一言不發。數月後,太子,弘光及潞王都被押送北上,三人都被清廷處死。

清廷和南京小朝廷都不願意承認太子,清廷處在新朝初建,力圖消除舊朝影響,以免引起民心不穩,政權動蕩,對南都的太子最初採取了尊重態度,以安定民心,最後押到北京才處死;而對南都,太子勢必是合法繼承人,威脅到弘光的帝位和馬士英集團的利益,因而堅決採取否認的態度,以致於有人甚至針對太子及童妃兩案弘光的態度,懷疑太子和童妃是真,福王是假。

但是無論如何南北同時出現兩個太子,至少有一個是假,不少史學家認為北都被殺的太子是真,南來的太子為假,北都太子與其姐長平公主抱頭痛哭,豈能有假,而南來的太子,因福王與馬士英的歷史背景,受原有黨爭影響,再次翻出萬曆朝鄭貴妃的老帳,大肆排擠東林和復社人士,因而他們也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借題大做文章,硬是強調南來太子是真,與福王與馬士英作對。

皇太子慈烺下落雖無定論,但南北兩個太子終被清廷處死,至於三、四兩位皇子的下落更是不知所終,引起反清復明的人士的濃厚興趣,終於釀成了綿延數十年之久的朱三太子案,筆者下一文中將討論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4 算命網站 (v.8s8s.net) 明末真假太子之謎:北京南京同時出現兩名太子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