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試 | 免費起名大全 | 每日一簽 |

南京老地名典故

現在的位置:靈狐算命 - 免費算命 - 小故事
小故事

南京老地名典故

南京老地名典故

一、典故最多的街

中華門內糖坊廊和長樂街其實是一條街的兩段,老城南人則統稱為“篾街”。為何叫篾街呢?因為在明朝這裡曾經叫“滅街”,後來取其諧音。又為何叫“滅街”呢?

一說因一戶人家扎了大腳婦人的彩燈,朝廷認為是嘲諷皇后馬娘娘的大腳,派錦衣衛枉殺一整條街的人,因此叫“滅街”;一說元朝官員福壽及部下在元亡時不願投降,紛紛舉家自盡,整條街大小人口滅絕;還有一說:元朝三山王率兵在此抵抗朱元璋,全軍覆滅,故名。清末,王陳兩姓在此東段開糖坊,人們認為“滅街”、“篾街”均不吉利,於是把東段叫“糖坊廊”;西段則因附近秦淮河上有長橋而稱“長樂街”。

二、和日本人有關的地名

板橋街道辦事處駐地東邊有個村莊叫“柿子樹”,但它跟柿子樹無關。它原來叫做“死雞樹”,“柿子樹”是“死雞樹”的諧音。

傳說抗戰期間,這村子還很小,沒個名字。有一天村上一隻雄雞斗死了一個日本人帶來的洋雄雞。日本人氣得將死雞遠遠扔去,恰好掛在一棵樹上,人們就稱這棵樹為“死雞樹”,進而以此命名這個村子。當時也有人稱這個村子為“鬥雞里”、“鬥雞坡”。後來,人們嫌原名不雅,便取諧音,叫它“柿子樹”。

三、“藍旗街”和“紅旗街”

藍旗街在白下區御道街東側。1644年清朝政府建立后,將北方滿族人移民到南京,住在大光路一帶。清代滿族的軍隊和戶口編製,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藍旗街因是正藍旗衙門所在地而得名。

文革時,藍旗街改稱為“紅旗街”,可惜名不符實,這裡主要是不整齊的菜地和荒塘。1982年又恢復原名。如今藍旗街建成了居民區,有住宅樓57幢,居民2000多戶,基本上都用管道煤氣,家家都有電話、彩電、冰箱、洗衣機,連空調也普及了,大光路街道辦事處已將藍旗街看作街道工作中的“紅旗街”。

四、傳說與史實不符的地名

錦繡坊在內橋南邊的中華路上。西接府西街,東連慧園街。民間傳說,錦繡坊在明朝時為織造龍袍、玉帶的工場,故名。其實南唐時就有錦繡坊了,有史書為證。《白下瑣言》載:“南唐御街(今中華路)在天津橋(今內橋)南,直對鎮淮橋,……東西有錦繡坊。“這說明錦繡坊原是東西兩座扎錦掛花的牌坊,故名。

五、奇而不怪的地名

雨花西路的能仁里,似乎應叫做“能人里”,表示能人們住的地方。而叫“能仁里”有點稀奇;其實,它是奇而不怪。宋朝在該地建立了能仁寺,規模宏大,歷代曾加以修建,直至民國才漸漸荒廢。明朝時,能仁寺周圍開始有居民點,起名叫“能仁里”。

“能仁”又因何成寺名呢?“仁者愛人”,“仁”即“同情、愛護和幫助人”的意思,“仁”既是佛家的思想,也是儒家的思想,更是中國人民傳統的道德思想。“能仁里”的名字能夠提倡人們同情、愛護和幫助他人。

六、最難記的地名

南京最難記的地名恐怕要算“養回紅村”了,它是寧南新村的一個大村落,位於雨花東路兩側。解放前,此地有“養虎倉”、“回回營”、“紅土山”等小村落;解放后,逐步連成一片,於是取三村名之首字而成今名,要記“養回紅”這個名字,你就最好先記“養虎倉”、“回回營”、“紅土山”。

“養回紅”雖然難記,但它值得一記。因為著名的孫津川、盧志英等烈士墓原來在該村西頭,後來才遷至雨花台烈士陵園內;市文物保護單位,明開國功臣李傑墓原來也在村西頭,也是後來才遷至雨花台烈士陵園內的;省出版學校、省廣播學校也在該村。

易讓人誤解的地名中華門下,居然有個小巷子叫“煤灰堆”。它100多米長,原先七拐八彎的,狹窄,地面是高低不平的大鵝卵石,房屋又舊又破。當地老人說,清朝時,這裡住了一位姓梅的大富翁,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將他家變成了一堆灰燼,人稱“梅家灰堆”,後來誤傳為“煤灰堆”,於是將錯就錯,變成了地名。

這個地名實在不雅,以至有人不相信是個地名,以為是開玩笑說的,人們寫這個地名也易錯為“煤炭堆”、“煤炭灰”,不過老南京、老郵政還是能知道是寫“煤灰堆”,因為南京沒有與它相近的地名了。現在的煤灰堆,房子多經整修,地面鋪了柏油,早已今非昔比了。

七、最形象的地名

四象橋也曾叫朱雀橋四象橋位於太平南路南段。相傳古代這兒建有兩座寶塔,塔前有4隻雕琢精緻的大石象。因太平南路南段曾叫朱雀路,四象橋也曾叫朱雀橋。四象橋是通往夫子廟的要道口之一。解放前,四象橋一帶是南京有名的花街柳巷之一,所以南京有“好水淌不到四象橋”的俗語。

八、最嚇人的老地名

中央門外有北崮山村和北崮山路,均因附近北崮山而得名。北崮山舊時很荒涼,有許多無主墳露出累累白骨,因此被人們叫做“白骨山”。慈善家陳經先生為收留街頭失去父母的流浪兒,捐款在此山下辦孤兒院,因為此山名不雅,將其改為諧音的“北崮山”(註:北崮山也可作北固山)。

九、兩易其名的小巷子

秦淮區長樂路的三七八巷,清朝時叫“官溝”,因巷子下面是官方用磚砌的大型排水溝而得知,年代一久,“官溝”訛變成“乾溝”,還曾名“千佛庵”。解放初,“乾溝”一度出名,因為有位叫“魯大媽”的“全國愛國衛生甲等模範”,以非凡的勇敢,跳進“乾溝”下的排水溝里,將還是解放前夕倒斃溝里的一孤寡老人高度腐爛屍體撈出掩埋。報紙一登,魯大媽和“乾溝”都出了名。

1956年編長樂路門牌,便準備將“乾溝”各家編為378號、378號之一等。巷內各家認為這會造成日後通訊麻煩,編門牌的同志研究后,乾脆將“乾溝”稱為“三七八巷”,巷內各戶都是整門牌,皆大歡喜。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4 算命網站 (v.8s8s.net) 南京老地名典故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