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試 | 免費起名大全 | 每日一簽 |

南宋名將地網戰術

現在的位置:靈狐算命 - 免費算命 - 小故事
小故事

南宋名將地網戰術

南宋名將地網戰術

天羅地網”是人們常說的一句成語,也用它來形容從天上到地下防守嚴密,讓壞人無路可逃。然而,“地網”最初卻作為一種軍事戰術出現在歷史的舞台上,後來才逐漸形成成語天羅地網。令我們想不到的是,“地網”最早誕生在甘肅天水,他的發明人就是抗金名將吳璘。

天水汪川是一座隱藏在西秦嶺深處的小鎮。我們出天水市區,沿着天水通往禮縣的公路而行,一路翻山越嶺,直奔秦嶺深處而去。

此時,正是五月上旬,正是初夏時節,蜷縮了一個冬春的枝葉都展開了身姿,淡淡的花香混合青草味飄散在空氣中。過天水關后不久,眼前景色又是一變,這個山窪里的油菜花正在綻放,那個山窪里卻剛剛展開菡萏。山路彎大,坡陡,我們一步步接近隱藏在歲月深處的地網之謎。

汪川位於天水與禮縣交界處,在距離汪川十幾公里的地方,我們就發現沿着山谷、公路山間散布着不少城堡,它們有些建於山頂,有些建在山腰的坪台上,但無一不佔據了居高臨下的位置,俯瞰着我們。一位朋友曾說,一進入汪川,能看到的城堡,都和宋金對抗有關係。鄉親們將這裡的城堡籠統地稱為“十二連城”,地網的起源和這些古城密切相關。“連城”一詞在隴原大地上經常看到,比如民勤連城,比如永登連城,比如榆中的七十二連城等等,其來源大多指兩城或者多城相連。其實質是,一座主城周圍又修建了諸多的城堡,形成連環防禦,起到互為犄角的作用。在使用冷兵器的年代,連城強大的防守力量,保全了一方百姓的安靜生活,故而也被人們牢牢記住。

汪川鎮不大,但給我們一種很古老的感覺。走在街道上,木板門窗的老店鋪不時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似乎展現着這座古鎮不同尋常的往事。鎮上工作人員柏凱、王寶田擔任我們的嚮導,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直奔鎮子邊上的古城堡。

古城堡修建在鎮后的半山腰上,我們沿着山間小路,艱難向上,沒有走多遠,車就無法通行了。只好下車徒步而行,一會兒就來到一座小山村前,村子名叫大城村。我們要尋訪的古城就在小村中,地網之謎也在此地方能解開。

順着村子中間的小路,一路向上,等走到盡頭時我們才發現,不僅上了城牆,而且到了城牆一處角台上。

這是一個制高點。站在這裡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古城的地理位置,這裡依山面河,山下的汪川鎮一覽無餘,四周群山環抱,山頭上的城堡清晰可見。兩位嚮導簡單數了數,大約能看到六座城堡。這些城堡大體是以這座古城為中心分佈的。因而,鄉親們說它是十二連城的主城之一。

我們詢問古城名稱,66歲的村民汪世傑說,古城名字叫大城,意思是周圍眾多城堡中比較大的一座城。這從側面證明這座古城在政治軍事上的價值。

南宋名將

說起大城的歷史,汪世傑的話就滔滔不絕。他的話從三國說起,一路說下來,十幾分鐘后才說到諸葛亮、趙雲。這座古城自然和三國沒有多大關係,大部分人認為,汪川十二連城的出現和一代名將吳玠吳璘兄弟有關。

吳玠吳璘兄弟是宋金對峙時期,甘肅眾多名將中最為耀眼的兩人。他們是德順軍隴干(今甘肅省靜寧)人,年少時就參加德順軍,先抵抗西夏,後來抵抗金兵,多次大敗金兵,吳玠曾官至四川宣撫使。

金人滅北宋后,繼續發動進攻。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金軍三路攻宋,西路主攻關陝,西北局勢逐漸嚴重。五年後,宋金在富平進行會戰,結果宋軍戰敗,西北全局危機,西北五路(當時的行政區)大部分被金軍所佔。殘餘的宋軍在吳玠、吳璘等將領的率領下撤退到秦嶺山區,以崎嶇山脈為依託抵抗金人進攻。此後,宋金在今天水、關中等地展開了長時間拉鋸戰。吳玠吳璘兄弟先後指揮和尚原、饒風關、仙人關三次大戰,遏制了金人的進攻勢頭。1114年的仙人關之戰後,吳玠乘機收復了鳳翔、秦州、隴州三地,西北局勢得到了有效緩解。

紹興八年吳玠去世后,他的兄弟吳璘代替他統帥軍隊。吳璘對依山防守有着很深刻的見解,他曾說:依山為屯,控其要害……漸圖進據。宋紹興11年(公元1141年)時,吳璘在此主持修築了十二連城。十二連城大體從天水白關堡山腳起至禮縣寬川鄉廖家寨村之間,各城堡沿山而建,城與城之間距離適中,以便防守和進攻,而今殘存的城堡也分屬秦城、禮縣兩地。

這是一套連環防禦體系,依託山區,以堡寨為支點,縱深達30里,主體建築為12座城堡,這也就是鄉親們後來所說的十二連城的來歷。

地網之謎

修建城堡后,宋軍有了防守的依託,遏制了金軍的大規模進攻,但卻無法阻擋金人騎兵的長途奔襲。要擊敗金兵,就必須徹底使其騎兵失去作用。在這樣的情形下,吳璘發明了地網戰術。這在歷史上屬於首創,故此前人評論,地網,宋宣撫使吳璘創設。

所謂地網就是在我們眼前的平川中,依照水勢,挖渠挖溝,這種溝寬約八尺,深達一丈余。據記載,最初開鑿了360條渠道,後來增加到554條。這些渠道形成了縱橫交錯的網絡,平時為引水渠道澆灌農田,戰時就是阻擋金人騎兵的壕溝,敵人的騎兵一旦突襲到壕溝內,自然如同進了網絡中,失去了機動性。交錯分佈的地網,再加上修築在山間的城堡,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這是地網的大體來歷。後來,人們才將天羅和地網連在一起說,天羅自然是指空中捕鳥的網,最早出現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其中說:“才離陰府恓惶難,又值天羅地風災。”此時人們並沒有見到地網一說。兩百多年後,元人的《鎖魔鏡》才出現成語“天羅地網”。

年代久遠,地網也早已不見了,曾經為吳玠修的祠堂也不見了,但古城卻保存了下來。站在大城的城牆上,將城內城外看得清清楚楚,大城內現在還有不少住戶。大城城牆保存得相對完整,高約10米,頂部寬約2米,四周有角台,為了便於防守,人們只修建一座城門。我們沿着原路返回村內,穿過城內的小徑,來到城門前。木頭城門已經很破舊了,但依然很堅固,上面用木料支撐,而從城外通往城內的路,則拐了一個很大的彎,路是一條城內高、城外低的陡坡,顯然這是人們在修城時故意為之,不僅避免了敵人直接衝擊城門,而且也遲緩敵人進攻的速度。汪世傑說,城牆上面曾有女牆,城門有兩道,第一道就是我們看到的木頭門,第二道則是包了鐵葉的門,很堅固,也不怕火燒。大城並不是孤單的一座城堡,在大城後面還有兩座城堡,鄉親們依照修築的時間和方位分別叫做后城和新城。后城則是有錢人家修築的,新城卻是弟兄三人出錢修築的。在鄉親們的記憶中,當年修築大城時,一位叫興盛東的商號出了大力,這家商號很有實力,商隊走漢中去蘭州,生意很是興隆。

時代久遠,人們已經分不清楚究竟哪座城堡是吳璘修築,更弄不清具體的年代。只能說靠着口口相傳的記憶講述關於古城的模糊記憶。在汪世傑的記憶中大城堡大約修建於清代同治年間。有人推測,或許是當時在吳璘所修築的城堡基礎上加固的,否則城牆不會很寬,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高大。

我們在村子內尋找一些地網的蛛絲馬跡,可惜的是年代久遠已經找不到。所幸三座古城保存都比較完整。最後我們來到后城,這是一座極其狹小的城堡,城裡住着五六戶人家,城門口遇到82歲的一位老人,她拄着拐杖,慢慢走出古老的城門洞,白髮在晚風中,輕輕飄動,一如這三座古老的城堡,也走入最後的時光。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1 算命網站 (v.8s8s.net) 南宋名將地網戰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