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與"點心"的說法最早出現於《說文解字》
"小食"與"點心"的說法最早出現於《說文解字》
古代“小食”所謂的小,是與正餐相對而言的食品,有人說“小食”最早見於晉人干寶的《搜神記》:“卯日小食時。”這是不確的,早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就有“小食”一詞出現了。
相傳“點心”一詞,也來源於東晉。說一位大將軍在戰場上見戰士們英勇殺敵非常辛苦,甚為感動,就做了很多美味糕餅,前去慰問,以表“點點心意”,這就是“點心”一詞的來源。
但真正有“點心”一詞出現是在《唐書》中,唐人鄭修為江淮留後,家人備夫人晨饌,夫人顧其弟曰:“治妝未結,我未及餐,爾且可點心。”周暉《北轅錄》云:“洗漱冠飾畢,點心已至。”後文又說明“點心”就是饅頭、餛飩、包子等,這說明古代的“點心”就是晨饌,與我們現在把吃早飯說成吃早點,也是一個意思的。而把“點心”與“小食”聯繫在一起,還是在清顧張思的《土風錄》中:“小食曰點心。”
《說文解字》曰:“既,小食也。”甲骨文里的“既”字左邊是一個食器,右邊是一個人吃過飯準備離開食器,意思是吃罷吃過了。正因為如此,近人羅振玉反對《說文解字》里的這種解釋,他說:“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許訓既為小食,義與形不協矣。”不論他們誰對誰錯,這說明東漢時候就有“小食”一詞出現了。
宋人吳曾曾對“點心”一詞作過考證,認為“以早晨小食為點心,自唐時已有此語”。這雖然與我們前文說得正相吻合,但唐代以後,人們對“小食”“點有此語”。這雖然與我們前文說得正相吻合,但唐代以後,人們對“小食”“點心”依然是並用的。《普濟方》:“平旦服藥,至小食時……”這裡指的是早點;《雙橋隨筆》:“一日手制小食上之。”這裡的“小食”就是指某種具體的食品。
現在“小食”一詞,我們已經不常用了,但“點心”一詞還經常用到,我們現在說“早點”,一般是指早餐;而“點心”一詞,就是指某些具體食品了,這些都與古代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劉紹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