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太監的神秘面紗:冬夏腰間都圍“尿不濕”
明清太監的神秘面紗:冬夏腰間都圍“尿不濕”
知名清史專家閻崇年潛心50年完成的通俗歷史國學著作《大故宮》(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書系,是故宮建立600年來,真正意義上首次全景呈現“大故宮”的作品。書系首次打開故宮外延,將台北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三山五園,以及與之相關的壇廟寺院、皇家園林、行宮陵寢等,納入故宮姻系,並以此為脈絡,透徹解析綿延千百年的封建帝王族系、機制構架、社會人文、文化淵源,以及建築、文物、民風等。剛剛出版的《大故宮3》將視野集中於皇室宗親及宮女太監,詳解其成敗關鍵與命運走向。
舌尖上的宮廷宴:皇帝每天吃什麼?
天下美味食品進入宮廷,宮廷帝后是怎樣用膳的呢?
御膳時間。明帝用膳,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農耕文化的三餐習俗。明帝重視晚餐,晚餐吃飯、飲酒、賞樂、觀舞等外,欽點侍寢的宮眷一同用膳。清帝用膳,一日兩餐,這源於其先祖日出上山,過午回家,這是漁獵文化的兩餐習俗。清帝用膳,時間固定。清帝每天有早、晚兩膳,早膳卯正(6時)二刻,晚膳午正(12時)二刻。御膳時間,隨季變化。夏、秋季,晝長夜短,早、晚膳則提早半個時辰;冬、春季,晝短夜長,早、晚膳則推後半個時辰。特殊情況,也有變通。除正餐外,隨時需要,另行承應。
御膳地點。雍正以前,皇帝用膳地點主要在乾清宮及其附近,而後經常在養心殿東暖閣進膳。但飯隨帝走,地點不固定。皇帝走到哪兒,傳膳就跟到哪裡。皇帝身邊總有幾個“背桌子”的侍從。皇帝想吃飯,一聲“傳膳”令下,侍從立即將三張膳桌一字擺開。傳膳太監手捧膳盒,從御膳房到皇帝用膳的地方,一溜小跑,魚貫而入,把御膳房已準備好的飯、菜、粥、湯等擺在膳桌上。宮外露餐,有圖為證。如清宮廷畫家繪製的雍正帝《行樂圖》,描繪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雍正帝及眾皇子等人在苑囿中遊樂,正要擺膳的情景。右邊山石上放着盛食品用的提盒、捧盒、果盒、執壺、酒杯、茶壺及碗、箸(筷子)等。疊石間盛開着玉蘭、海棠、牡丹等,寓意“玉堂富貴”。皇帝進膳有膳單,就是食譜、菜譜,御膳所用食品及烹調廚師,逐日開單,具稿畫行。每日用膳前,膳單要寫明某菜為某廚師烹制,以備核查。膳單匯總,月成一冊。
御膳特色。明宮以魯菜、蘇菜、皖菜為主。清宮飲食特點,主要有五:(1)滿洲風味為主,(2)兼采南北之長,(3)蒸燉煮燒居多,(4)康熙後有西餐,(5)忌吃牛肉狗肉。總之,兼采滿漢、南北、中西之長,體現出清廷融合多元飲食文化的情懷。
主食以面、副食以肉為主。烹飪以煮、燉、蒸、燒、烤、炸為主。如乾隆帝晚年一次早膳,有燕窩燴糟鴨子熱鍋一品,燕窩掛爐鴨子熱鍋一品,燕窩鴨絲熱鍋一品,燕窩白鴨子一品,口蘑拆肉一品,托湯鴨子一品等。這麼多的火鍋,是因為關外氣候寒冷,又便於加熱保溫,特別是冬天可以在爐火上或在熱水中長時間煨着,方便帝后隨時傳膳。
揭開明清太監的神秘面紗
太監這個特殊群體,身上總帶着兩樣東西:一是大毛巾,一是厚護膝。在《宮女談往錄》里榮兒回憶說:可憐的老太監,已經過了五月節了,上身已經穿得很單薄了,可下身還是鼓鼓囊囊的。據說他們因為生理上的缺陷,多有淋尿的病,腰裡不論冬夏,都要圍着大毛巾(古代尿不濕),越到年老越厲害。膝蓋上的護膝,常年縫在褲筒里,到了夏天顯露得最清楚了。他們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跪在地下———不論在什麼地方,假山上,石路邊,該跪一定要跪,絲毫不能猶豫,所以褲筒里常年縫着護膝。大太監的護膝,用珍貴皮子做成,李蓮英就用金絲猴皮做護膝。
明朝太監人數,據康熙帝聽故明老太監說:內監至十萬人,飯食不能遍及,日有餓死者。這個數字可能誇大,實際數字仍相當驚人。如正德十一年(1516年),一次收“自宮男子三千四百六十八人充海戶”。還有數千人已經自宮,因沒有“票帖”未被錄取,而到禮部請願。天啟元年(1621年),詔選凈身男子三千人入宮,民間求選者達二萬餘人,命再收一千五百人。明宮太監人數,缺乏準確資料。有學者統計,明萬曆朝四次選入太監13320人,天啟朝選入太監7200名,兩朝共選入太監20520人。這確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清宮太監比明宮少,約在兩三千人之數。
明宮內府二十四衙門,包括:十二監———司禮監,御用監,內官監,御馬監,司設監,尚寶監,神宮監,尚膳監,尚衣監,印綬監,直殿監,都知監;四司———惜薪司,寶鈔司,鐘鼓司,混堂司;八局———兵仗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浣衣局,銀作局。如司禮監,設提督太監(大總管)、掌印太監(內外章奏)、秉筆太監(照內閣票擬批朱)、隨堂太監(管章奏文書)和典簿太監(文書保管收發)等。清朝吸取明朝教訓,對太監限制較嚴。乾隆帝奏事太監曾用秦、趙、高三姓,以此自儆秦朝趙高之禍。清末雖出現跋扈太監安得海、李蓮英,但較東漢、晚唐和明朝,可謂“小巫見大巫”,其權勢和氣焰差了很多。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命工部鑄鐵牌,書皇帝敕諭:“朕今裁定內官衙門及員數職掌,法制甚明。以後但有犯法干政,竊權納賄,囑託內外衙門,交接滿、漢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否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特立鐵牌,世世遵守。”鐵牌立於交泰殿內,警示後宮太監不得干預朝政。
康熙十六年(1677年),設“宮殿監辦事處”,又名“敬事房”。這是清代自康熙朝以後唯一的宦官機構,管理皇帝、后妃、皇子、公主的生活,負責宮內陳設、打掃、守衛,傳奉諭旨,辦理與內務府各衙門的往來文件等事。康熙帝親書“敬事房”匾掛在房內。敬事房在乾清門東側,與南書房對應。
太監的品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定敬事房大總管為五品,清朝授太監職銜從此開始。雍正元年(1723年),定敬事房大總管為四品。這是清宮太監最高的職銜。他們每月能得到銀八兩,米八斛(清制一斛為五斗)。而剛入宮的小太監,每月也領銀二兩,米一斛半。他們的年薪超過了七品知縣,還能得到各種名義的賞賜。他們雖然社會地位低下,但是待遇優厚,權力也大。太監是個群體,自然有奸佞,也有賢良。
步步驚心:明清兩代宮女的命運
明清皇宮的女性,主要有四個群體:后妃,乳保,女官,宮女。后妃是皇帝的妻妾。乳保是乳母和保姆。乳母主要是給皇子和公主餵奶的,就是奶母;保姆是照看、撫育幼年皇子和公主的。女官做管理工作,宮女為後宮雜役。她們入宮不易,是經過挑選的。以上四種人,宮女數量,多得驚人。
明朝挑選宮女,在全天下範圍。如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令從蘇州、松江、嘉興、湖州等府及浙、贛兩省,選民間13到19歲之間未婚的女子以備宮女,選30到40歲之間沒有丈夫的婦女以充女官。清朝不同,規定:“每三歲選八旗秀女,戶部主之;每歲選內務府屬旗秀女,內務府主之。”這裡需要區分:每三年一次八旗選的是秀女,主要為妃嬪、貴人等,有的也為宗室子弟選福晉;每年一次內務府屬旗選的,官書也稱秀女,實際是使女(後來也稱宮女),她們主要從事服侍、洒掃、雜役等粗活。內務府包衣三旗,主要是清皇室的奴僕,或罪犯留在旗內的,其家屬稱“辛者庫”,被認為是低賤的人。所以,八旗秀女和內務府三旗宮女,其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是不同的。《宮女談往錄》記載,女孩子長到十三四歲,內務府就要按冊子送交宮裡當差了,這是當奴才應當孝敬的差事。有的人家希望女孩子出去見見世面:一來,每月能掙幾兩銀子,家裡又能按時按節得到賞錢;二來,女孩子學點規矩,在宮裡調理出來的,圖個好名聲,藉此往高枝上攀,找個好婆家;三來,真要是嫁個頭等侍衛之類的,再有人一提拔,不幾年也許就發跡了。
培訓:秀女和宮女被選入宮后,要進行培訓。宮女的培訓內容:一是文化,每天以一小時寫字及讀書,次日有宮人考查;二是女紅,教以刺繡等活計;三是洒掃等雜役活;四是教宮裡的禮儀和規矩。不合格的出宮,依次遞補。一年後,俊優者侍后妃起居,次者為尚衣、尚飾,再次者做雜役。各有所守,絕不紊亂。出宮之後,任擇婚配。
《宮女談往錄》記載,當宮女的有句話:“老太后好伺候,姑姑不好伺候。”“姑姑”是新宮女對老宮女的稱呼。專管新宮女的姑姑權很大,可以打,可以罰,可以認為你沒出息,調不出來,打發你當雜役去。
出路:一是晉封主位。有的宮女,被皇帝看上,如明成化帝的紀妃(弘治帝生母)和萬貴妃、隆慶帝的李妃(萬曆帝生母)等,都是宮女出身。清朝規定:“宮女子侍上,自常在、答應,漸進至妃、嬪。”二是獲任宮廷女性管理人員的女官。三是年限滿了,出宮嫁人。
懲罰:明朝宮中,體罰很多。有宮詞云:“十五青娥誦孝經,嬌羞字句未分明,纖纖不忍教扳著,夜雨街頭唱太平。”所謂“教扳著”,就是受罰宮女面北站立,彎腰伸手,自扳兩腳,一彎一立,不停反覆,頭暈目眩,重者倒地。所謂“唱太平”,就是受罰宮女提着鈴,每夜從乾清門到日精門、月華門,回到乾清宮前,高唱“天下太平”,聲音緩而長,與鈴聲相應,徐行正步,風雨不避。再嚴重者,處以死刑。
出宮:明朝沒有宮女放出的規定,放出宮女,偶爾施行。成化帝即位,大學士李賢上言:天時未和,由陰氣太盛,自宣德至天順間,選取宮人太多,愁怨尤甚,宜皆放還。於是皇帝才放還一些宮女。自宣德元年(1426年)到天順八年(1464年),已經38年,才放了這一次。宣德間進宮的宮女,如13歲,這時已年過半百了。
清朝宮女,可以出宮。出宮的宮女,有的是因到年齡,有的是因有病,有的是因笨拙,還有的則是因為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