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東湖
紹興東湖
東湖原是一座青石山,相傳秦始皇東巡至此,曾採摘山上的箬草喂馬,因名箬山。因為石質屬於白堊紀時期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成分簡單,結構密緻,石料色澤豐富,五彩斑斕,十分利於石匠開鑿雕琢。因此從漢代起,石工相繼在此鑿山開石,經過一代代石工的鬼斧神工,遂成險峻的懸崖峭壁,奇特的洞穴深潭。
1896年,陶淵明的第45代孫會稽陶堰鄉紳陶浚宣到箬山一帶考察,陶醉於此處的奇山峻水,購得地產後經巧妙設計,努力將原有岩石景觀中最有特色的凸現出來。築堤200丈,堤外為河,堤內藏湖,利用原有的山、水、洞與修建的橋、路、宅、亭點綴出一個個更富色彩和魅力的景觀。
整個工程歷時三年。這時的東湖山明水秀、岩奇洞幽、亭橋錯落、湖洞相連極富特色。精緻而小巧的東湖將奇山、秀水融為一體,石景石貌蔚為壯觀。氣勢磅礴的石岩峭壁配以清幽的湖水,間或有一二艘烏篷小船欸乃飄過,加之青綠環繞,此番美景堪稱一絕妙畫卷。
陶浚宣認為“國興於治,治端於學,非自強不足為國,非育才不足自強”,東湖修建完工後,遂獨資創辦了東湖通藝學堂,聘請壽孝天、陶成章等越中名士為師,最多時擁有學生114名,其中氣象學家竺可楨就曾就讀與此。在1912年陶成章遇害后,陶浚宣還在東湖為他設立了紀念祠--陶社,緬懷這位辛亥英俠。
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魯迅、郭沫若等近代名人均先後來游,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存。